欢迎浏览苏州工业园区智慧物流平台官方网站
登录 退出
苏州工业园区智慧物流平台
 
 
政务舆情链
分类

舆情周报

2024年第1周政策舆情周报(20240102)
编辑:小编 时间:2024-01-02 浏览:

政策舆情汇编

2024年1月2日

苏州得尔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总第120

1、国务院: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更大实效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工作进展的汇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最新进展和发力重点。

“各项经济数据充分表明,整个市场环境和企业经营都在显著改善,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一重大改革部署对稳定发展预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说,目前,已着力破除了一批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突出问题,一批推动市场高效联通的重点任务已见到成效,重点领域改革加力推进并取得积极进展。

http://www.chinawuliu.com.cn/zixun/202312/27/623738.shtml

2、交通运输部: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

12月27日,国新办举行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工作进展情况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从今年经济运行情况看,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各项经济数据充分表明,整个市场环境和企业经营都在显著改善,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一重大改革部署对稳定发展预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李春临表示,总体来看,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对畅通国内大循环、激发市场活力、降低交易成本、释放内需潜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http://auto.ce.cn/auto/gundong/202312/27/t20231227_38845260.shtml

3、国家发展改革委:“5统一”“1破除” 国家发改委解读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人民网北京12月26日电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简单通俗地说就是‘5统一’‘1破除’,即通过统一的基础制度规则、统一联通的市场设施、统一的要素资源市场、统一的商品服务市场、统一的市场监管以及破除地方保护,来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超大规模市场。”在国务院新闻办今日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作出如上表述。

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8154687015882258396&item_id=8154687015882258396

4、人民网:我国外贸三大支撑力凸显 六方面实现促稳提质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九项重点任务,“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位列其中,强调“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室主任、研究员金瑞庭做客《中国经济微观察·专家谈》栏目时表示,我国出口规模稳、结构持续优的特征没有改变,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链主地位不可替代,“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与稳定之锚”这一事实不会发生变化。

http://www.chinawuliu.com.cn/zixun/202312/28/623905.shtml

5、中新网:广西加速推动农村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

12月26日,广西全区农村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在河池市宜州区召开。会上介绍,截至目前,广西全区累计建设农产品产地冷库4170个,新增库容300万以上,新增储藏能力60万吨以上,总储藏能力达220万吨,占全国的2.3%。

http://www.gx.chinanews.com.cn/cj/2023-12-28/detail-ihcwfzpa8054598.shtml

6、顶端新闻:2024年冷链物流将新增千亿级市场,谁能接住这泼天富贵?

2023年1月8日,上海宣布进口冷链食品疫情管控措施全面取消;1月27日,京东发布的《2023春节假期消费趋势》显示,春节期间预制菜成交额同比增长超6倍。这两件事,给2023年的中国冷链物流发展,开了个好头。

4月份,商务部召开部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指出在抓好农产品冷链物流等方面要采取更多务实举措,打响商务服务乡村振兴的特色品牌;6月份,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发布了新一批25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这两则消息,给冷链物流行业吃了个定心丸,指出了发展方向。

双11期间,头部自营生鲜电商叮咚买菜入驻淘宝买菜,双方联手提供1小时到家服务,据悉,叮咚买菜现有近1000个站点已全部入驻淘宝买菜小时到家板块;12月15日,京东买菜北京望京前置仓正式开仓,京东买菜(北京)商品种类涵盖肉禽蛋、果蔬、海鲜水产、食品粮油、家居百货等,京东买菜(北京)还推出日日鲜产品线。当电商、快递纷纷布局冷链时,说明冷链已改变并深度渗透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一年的辛勤耕耘,终于有了回报。

2023年12月中旬,中物联冷链物流专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冷链需求总量预计达到3.5亿吨,同比增长6.1%;冷链物流总收入预计达到5170亿元,同比增长5.2%。在冷链需求逐步企稳回升带动下,冷链相关物流基础设施也在加快发展。2023年冷藏车保有量预计达到43.1万辆,同比增长12.8%;冷库总量预计达到2.28亿立方,同比增长8.3%。

https://mp.weixin.qq.com/s/_JeizmBw19-Cl3beJYU56w

7、金台资讯:开仓!合肥再添一座“城市冰箱”

12月26日,位于合肥市庐阳区耀远路的皖能庐阳冷链基地正式开仓。该项目由皖能合肥发电有限公司投资,总建筑面积9686.25平方米,建筑高度12.3米,设置冷冻/冷藏库6个,低温穿堂3个,不仅能够充分满足周边商户冷链需求,还成功补齐了合肥冷链板块拼图。

刚刚开仓,来自浙江等地的货运车已陆续开进园区,在货品下货区,已有多家商户在有序下货,工作人员正驾驶电动叉车将货品运往冷冻库或冷藏库。“之前附近没有大型冷链仓储,我们绝大部分冷冻产品都放在肥东,运输成本比较高。”中菜市商户高保华介绍,新建成的皖能庐阳冷链基地临近中菜市,为附近商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6405533232637429&wfr=spider&for=pc

8、物流时代周刊:构建“集散枢纽+”冷链物流体系,济南准备这么干

近日,济南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济南市冷链物流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按照需求导向、因品施策的原则,优化布局“4个集散基地+11个集配中心+N个采供网点”三级节点网络体系,聚焦持续提升肉类水产品、医药产品转运分拨优势,加快发展重点品类和特色品类冷链物流,着力构建优势品类持续增强、重点品类协同优化、花卉冷链特色发展的“集散枢纽+”冷链物流体系。

https://mp.weixin.qq.com/s/TKpdtmYQxoZC8eZpFhqkFw

9、3800大宗农产品供应链平台:“十四五”期间从六方面推进冷链物流全流程创新

近年来,我国肉类、水果、蔬菜、水产品、乳品、速冻食品以及疫苗、生物制剂、药品等冷链产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推动冷链物流较快发展,但仍面临不少突出瓶颈和痛点难点问题,难以有效满足市场需求。自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以来,各相关部委、各级政府及社会相关机构纷纷行动起来,自上而下的促进了冷链物流行业的大发展。

在“市场驱动、政府引导”的原则下,政府在规范行业运行秩序、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等方面重点发力,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更多向冷链物流基础薄弱环节配置,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激发市场竞争活力,夯实行业发展基础,在“十四五”期间从六方面推进冷链物流全流程创新。

https://mp.weixin.qq.com/s/ezVspc8KZzSKLFOpVK9zMQ

10、发现新物流:多式联运物流园区4大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家积极部署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统筹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建设,多式联运物流园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建设发展机遇。

多式联运物流枢纽概况

2018年12月,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是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的“物流枢纽”专项规划。

国家物流枢纽分为陆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陆上边境口岸型6种类型,以市场自发形成的物流枢纽设施为基础,选择基础条件成熟、市场需求旺盛、发展潜力较大的物流枢纽进行重点培育。

从建设要求来看,陆港型、港口型、陆上边境口岸型全部要求具备铁路专用线,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具有铁路专用线的优先考虑,空港型由于空铁联运的应用范围较小,没有提出多式联运要求。

首批国家物流枢纽的投资建设主体中,以地方政府、物流运营企业为主。物流企业主导的国家物流枢纽占比约57%,其中港口企业、铁路企业、一般物流企业分别占比31%、4%和22%。

截止2021年,交通运输部先后组织三批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共有70个项目获得示范工程称号,基本囊括了全国典型大型多式联运枢纽。在这些枢纽中,按运输方式划分,公铁联运型物流园区占比59%,公铁水联运型物流园区占比39%;按枢纽功能划分,公铁联运型内陆港占比33%,具备铁路运输功能的内河港口、沿海港口物流园区各占比19%、20%,铁路物流基地占比 19%。

https://mp.weixin.qq.com/s/Vu_VGedjZZxxqRlkJ_VhVw

11【江苏】首单“区内直转”业务落地无锡

近日,无锡高新区综合保税区仓库内,佳利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将一批航空器材由叉车运至“待检区”,顺利完成了“保税状态”到“非保税状态”的性质转换,全程未出仓储区域,用时15分钟。这是2023年12月21日海关总署发布《关于优化综合保税区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的公告》后,江苏首单落地的“区内直转”业务。

http://jsnews.jschina.com.cn/wx/a/202401/t20240101_3342695.shtml

12、【苏州】这一年,园区这么拼!

乘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迈着开放创新的步伐,苏州工业园区交出了2023年度靓丽的发展答卷。

今年以来,园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以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勇争一流的精神状态,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回稳向好。

http://www.sipac.gov.cn/szgyyq/jsdt/202312/1b494139999e428f927626cada9ad287.shtml

13、【苏州】下一年,园区这么干!

12月28日,园区召开2023年度党工委(扩大)会议,吹响新一轮发展“冲锋号”。从“借鉴”到“创新”,从“跟跑”到“领跑”,即将迎来三十而立的园区,向着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再出发。

园区下一步将以更深谋划、更高标准、更大力度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全力开展招商“百团会战”,全年安排重点招商活动不少于100次,构建驻点招商、投资招商、以商引商、精准招商的“大招商、招大商”格局,此外积极落实构建发展新格局要求,更大力度开展海内外出差拜访和经贸交流合作,畅通海外招商招引渠道,深度推进海外商务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在国际经济科技市场前沿区域设点布局,更深层次拓展全球开放创新网络。

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园区正以愈发成熟的姿态走向“世界一流”。

http://www.sipac.gov.cn/szgyyq/jsdt/202312/ab5c074001144d2fa9c1c21ca74dea29.shtml

 

1、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更大实效

新华网  时间:2023-12-27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工作进展的汇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最新进展和发力重点。

“各项经济数据充分表明,整个市场环境和企业经营都在显著改善,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一重大改革部署对稳定发展预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说,目前,已着力破除了一批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突出问题,一批推动市场高效联通的重点任务已见到成效,重点领域改革加力推进并取得积极进展。

对于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的“加快完善市场准入”,李春临说,近一段时间,已累计通报六期107个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典型案例,持续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稳步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下一步,将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体系、持续推进新业态新领域准入放宽、持续开展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案例归集通报、推动实现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全覆盖等四方面重点发力。

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对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意义重大。市场监管总局竞争政策协调司负责人赵春雷说,将在2024年组织开展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执法的质效提升行动,加大力度清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正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大力培育和弘扬公平竞争的文化,为各类经营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持续推动国内市场的高效畅通和规模拓展。

如何通过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助推新型工业化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黎烈军表示,已从三方面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部署,支撑新型工业化:紧紧围绕促进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着力提升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紧紧围绕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引导产业转移和制造业集群发展;紧紧围绕强化推进新型工业化,持续推进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

交通运输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内容。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刘鹏飞说,通过深化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互联互通;强化联程联运,提升流通效率;完善交通运输市场制度规则,优化营商环境等一系列举措协同发力,促进国民经济更大范围、更有效率、更高水平的循环畅通。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李春临说,下一步,将坚持标本兼治、长短结合,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更大实效:把有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项制度规则立起来,讲清楚什么事情能干、什么事情不能干;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助力扩大内需;积极稳妥推进财税、统计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大先行先试探索力度,为全国提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破除不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种障碍,着力打通制约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堵点卡点。

2、交通运输部: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

中国经济网  时间:2023-12-27

12月27日,国新办举行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工作进展情况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从今年经济运行情况看,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各项经济数据充分表明,整个市场环境和企业经营都在显著改善,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一重大改革部署对稳定发展预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李春临表示,总体来看,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对畅通国内大循环、激发市场活力、降低交易成本、释放内需潜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交通运输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内容。目前,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总体情况如何?在交通运输工程建设领域又开展了哪些工作?

对此,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室主任刘鹏飞表示,交通运输是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础环节和重要依托。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工作,重点推动4项工作。

一是深化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文件,以改革为牵引,着力打通体制机制、制度环境、标准规则等堵点难点问题,推动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交通运输市场体系。

二是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互联互通。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加快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推进多层次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动交通运输设施跨区域一体化发展。截至去年年底,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成率约为79%、主骨架线路建成率约87%。

三是强化联程联运,提升流通效率,大力推进旅客联程运输“一票制”和货物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推动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四是完善交通运输市场制度规则,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体系、政策体系、法规体系、标准体系和统计监测体系,加强市场监管,维护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据介绍,通过这一系列各方面政策举措协同发力,努力实现交通运输跨方式、跨领域、跨区域、跨产业一体化融合发展,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运输效率,促进国民经济更大范围、更有效率、更高水平的循环畅通。

此外,刘鹏飞还介绍了交通基础设施在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中的工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这个建设中,我们着力推进大市场的建设。”刘鹏飞表示,近年来,按照国务院有关部署,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优化营商环境。印发《优化公路水运建设领域营商环境行动方案》,认真组织自查自纠,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以公路建设领域为例,截至今年11月底,各地共排查公路建设领域问题439项,已完成整改348项,其余的问题正在进一步按照国务院要求,结合交通运输对统一开放市场的部署继续加快推进。

二是规范市场秩序。印发《2023年度交通运输市场秩序服务质量检查与综合执法检查工作方案》,采取“双随机”方式,对部分省份开展实地检查,发现问题111项。目前,被检查省份已按要求开展问题整改,对此将加快督促,争取尽快整改到位。

三是加强信用监管。组织各地开展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市场信用评价工作,对发现违反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行为,按规定进行处理。目前已完成2022年度设计、施工、监理企业和监理工程师信用评价结果公示。

刘鹏飞强调,下一步,将继续督促各地开展好交通运输工程建设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和规范市场秩序工作,全面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类规定和做法,更好服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3、“5统一”“1破除” 国家发改委解读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人民网  时间:2023-12-26

人民网北京12月26日电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简单通俗地说就是‘5统一’‘1破除’,即通过统一的基础制度规则、统一联通的市场设施、统一的要素资源市场、统一的商品服务市场、统一的市场监管以及破除地方保护,来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超大规模市场。”在国务院新闻办今日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作出如上表述。

12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听取了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工作进展的汇报,总结了前一阶段的工作进展成效,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今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第二次研究此项工作。

“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深入贯彻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明确了基础性制度建设、重点领域改革、破除各种障碍等方面的重点工作,我们要做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切实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李春临说。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利于商品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促进国内国际市场高效联动,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也是释放内需潜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的重要抓手。李春临指出,今年以来,特别是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重点工作后,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抓好各项工作贯彻落实。具体来看,进展成效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

一是着力破除了一批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突出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不当干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为问题整改和典型案例约谈通报制度,开展妨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问题线索核实整改工作,征集了1100余条问题线索,其中有效问题线索超过九成已督促地方完成整改。例如,纠正了某地增设无法律依据的前置备案条件,限制外地新型墙体材料企业进入当地市场的做法;又如,督促某地废止了排斥外地招标代理机构参加建筑行业招投标活动的政策文件,切实为经营主体解决了实际困难。此外,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各地清理妨碍建设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做法。相关部门陆续启动工程建设和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领域不当市场干预行为的专项整治。

二是一批推动市场高效联通的重点任务已见到成效。基础制度规则统一衔接方面,全面开展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修订,《关于规范招标投标领域信用评价应用的通知》等印发实施。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方面,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近九成已建设预留充电停车位,前三季度重点商贸物流托盘标准化率达75.1%。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建设方面,全国土地二级市场线上交易服务平台已经正式开通运行,统一失业保险转移办理流程工作提前完成,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硬件系统已经实现互联互通。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方面,上线全国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平台;建设2900余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市场监管公平统一方面,印发实施《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规定》,构建跨区域线上案件协查、执法协助、联合执法机制。

三是重点领域改革加力推进并取得积极进展。财税体制方面,部分省份财政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已印发实施,推动建立健全权责配置更为合理的省以下财政体制。统计制度方面,深化产业活动单位视同法人统计改革,推动汽车、石油、百货零售等领域外地分支机构在地统计。优化产业布局方面,举办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区域一体化方面,京津冀、成渝等地区出台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

“总体来看,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对畅通国内大循环、激发市场活力、降低交易成本、释放内需潜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李春临说。

4、我国外贸三大支撑力凸显 六方面实现促稳提质

人民网  时间:2023-12-28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九项重点任务,“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位列其中,强调“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室主任、研究员金瑞庭做客《中国经济微观察·专家谈》栏目时表示,我国出口规模稳、结构持续优的特征没有改变,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链主地位不可替代,“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与稳定之锚”这一事实不会发生变化。

三大支撑力支撑我国外贸持续回暖

海关总署近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7.96万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进入四季度,我国外贸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进出口连续两个月同比增长,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持续巩固。

金瑞庭表示,有三大支撑力支撑我国外贸持续回暖:

一是关键产品支撑。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下,诸多产品顶住外需走弱压力,出口表现亮眼。前11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2.66万亿元。其中,汽车、船舶出口表现尤为抢眼,同比分别增长79.6%、36.5%。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在我国外贸出口中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为我国制造业和外贸发展都带来新的活力。

二是新业态支撑。作为我国国际贸易新业态的代表,近年来跨境电商发展速度快、体量大、后劲足,逐渐由“外贸新业态”转变为“外贸新常态”。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1.7万亿元,同比增长14.4%,占同期货物贸易进出口比重的5.5%,为我国外贸提质扩容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新业态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三是朋友圈支撑。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等的叠加发力下,我国外贸“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前11个月,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值17.65万亿元,增长2.6%;其中,出口9.70万亿元,增长6.9%。尤其是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进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与RCEP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将成为我国外贸的重要保障。

外贸发展新信号持续释放

对外贸易是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对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都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今年前11个月,我国外贸迎难而上,规模达到近38万亿元,按美元计算规模达到5.4万亿美元。金瑞庭表示,这份成绩是在国际环境严峻复杂、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大背景下取得的,来之不易。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拓展跨境电商出口”。

在金瑞庭看来,关于外贸发展新信号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将更加注重外贸新动能新业态的培育。近年来,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逐渐成为我国外贸的新动能。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近8000亿元,同比增长超40%,占我国出口比重已达到4.5%。“新的一年,我们将会持续加大外贸新动能新业态的培育,使其能够在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中进一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另一方面,将更加注重提高我国外贸综合竞争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要“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出口”。金瑞庭认为,当前国际贸易环境下,强大的“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是一国外贸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具体而言,中间品贸易深嵌于全球价值链之中,“拓展中间品贸易”释放出我国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鲜明信号;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已超过55%,服务贸易发展空间巨大,“拓展服务贸易”意味着我国将推动贸易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激发服务贸易内生动能,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新活力;数字贸易是我国贸易强国的三大支柱之一,“拓展数字贸易”意味着我国将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聚焦数据跨境流动、数字技术应用、数据开放共享等三大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创新,数字贸易将迎来“黄金时代”。

六方面实现我国外贸促稳提质

“从规模提升看,外贸稳中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从结构优化来看,我国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例不断上升。”金瑞庭表示,今年以来,随着扩大内需战略持续推进和一系列稳外贸稳外资政策出台,我国外贸经受住了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压力,稳规模优结构上取得了新成效,展现出了超大规模市场应有的强大韧性和活力。

“下一步,我国将立足优势,加快形成政策合力,全力实现外贸促稳提质。”金瑞庭表示,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六个方面着力:一是加快落实落细稳外贸政策。发挥稳外贸政策综合效应,围绕外贸企业关心的具体问题,落实落细相关配套政策。

二是切实降低外向型企业成本。在加快落实各项减税降费等政策的基础上,强化用工、用能、物流等保障。

三是积极促进外贸新业态发展。整合各方力量,助力跨境电商企业开拓海外市场。鼓励海外仓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支持其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推动市场采购贸易与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融合发展。

四是强化稳外贸产业基础。突出地区特色,提升出口产品和服务质量,打造一批高能级的开放平台。扩大一般贸易出口和高附加值商品出口,加强品牌、质量和渠道建设。

五是积极主动扩大进口。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增加各国优质产品进口,拓宽先进技术、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和重要能源资源进口渠道。通过强化规则制度衔接融合,促进市场渠道对接等方式,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六是密切同全球贸易伙伴合作。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逐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在新的金色十年,深耕细作,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金瑞庭还表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1.2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超4亿人,拥有世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潜力最大的内需市场,外贸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回旋余地广。中国已成为全球最佳贸易伙伴和投资目的地的代名词,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

5、广西加速推动农村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  时间:2023-12-28

12月26日,广西全区农村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在河池市宜州区召开。会上介绍,截至目前,广西全区累计建设农产品产地冷库4170个,新增库容300万以上,新增储藏能力60万吨以上,总储藏能力达220万吨,占全国的2.3%。

此次会议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供销社、河池市人民政府承办,宜州区人民政府协办。

与会人员现场参观了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广西京锐产投宜州智慧配送中心、广西畅枫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广西五和博澳药业有限公司、广西海嘉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地,详细了解宜州区农村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情况。

与会人员一同观看了全区农村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工作专题片,广西各市县、企业、合作社代表和自治区有关部门作现场典型交流发言;13个设区市和部分重点县共33家单位提供了书面交流材料。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许显辉在会上强调,要紧盯重点任务,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农村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建链延链补链,提升农产品国内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助推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区建设。

广西壮族自治区供销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吴浩岭在总结时要求,各地各单位要结合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需求,采取有力举措,全力推动广西农村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下一步,广西壮族自治区供销社与厅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将加强统筹协调,围绕兴产业、助农增收目标,强化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持,加快建设县级冷链物流集配中心、产地保鲜仓和移动冷库,大力发展冷链配送,不断提升冷链物流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奋力推动全区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

6、2024年冷链物流将新增千亿级市场,谁能接住这泼天富贵?

顶端新闻  时间:2023-12-29

2023年是颇具争议的一年。

有的企业关门歇业。英国Price Bailey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英国有463家物流公司宣告破产。还有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15日,中国有超万家企业宣告倒闭。

也有新玩家选择了进场。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国新增冷链企业3200余家,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加2.4%。

2024年的冷链物流,往左走还是往右走?

2023年,中国冷链物流驶入快车道

疫情过后的2023年,中国冷链物流驶入了发展快车道。

2023年1月8日,上海宣布进口冷链食品疫情管控措施全面取消;1月27日,京东发布的《2023春节假期消费趋势》显示,春节期间预制菜成交额同比增长超6倍。这两件事,给2023年的中国冷链物流发展,开了个好头。

4月份,商务部召开部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指出在抓好农产品冷链物流等方面要采取更多务实举措,打响商务服务乡村振兴的特色品牌;6月份,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发布了新一批25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这两则消息,给冷链物流行业吃了个定心丸,指出了发展方向。

双11期间,头部自营生鲜电商叮咚买菜入驻淘宝买菜,双方联手提供1小时到家服务,据悉,叮咚买菜现有近1000个站点已全部入驻淘宝买菜小时到家板块;12月15日,京东买菜北京望京前置仓正式开仓,京东买菜(北京)商品种类涵盖肉禽蛋、果蔬、海鲜水产、食品粮油、家居百货等,京东买菜(北京)还推出日日鲜产品线。当电商、快递纷纷布局冷链时,说明冷链已改变并深度渗透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一年的辛勤耕耘,终于有了回报。

2023年12月中旬,中物联冷链物流专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冷链需求总量预计达到3.5亿吨,同比增长6.1%;冷链物流总收入预计达到5170亿元,同比增长5.2%。在冷链需求逐步企稳回升带动下,冷链相关物流基础设施也在加快发展。2023年冷藏车保有量预计达到43.1万辆,同比增长12.8%;冷库总量预计达到2.28亿立方,同比增长8.3%。

“今年冷链物流发展较快,后劲较足。”中物联冷链物流专委会相关专家如是表示。

河南冷链物流的发展,一如既往地强劲。

2023年3月份,郑州市冷链数据监控平台2022年度报告出炉。业内称,这是全国首个区域性冷链行业年度报告。

6月份,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新一批25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河南省新乡、漯河上榜。至此,包括2020年7月入选的郑州、2022年10月入选的商丘,河南已拥有4个国家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有了国家政策支持的河南冷链,不忘修炼内功。

2023年7月份,郑州市市场监管局下发《关于下达2023年郑州市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决定对61项地方标准予以立项。其中,由华鼎冷链牵头起草的《冷链配送到店系统功能要求》、易流负责牵头起草的《冷链物流温湿度监控平台建设指南》,两项推荐性地方标准成功立项。

12月份,河南省发改委公示,初步确定34家物流企业作为第二批物流豫军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其中,涉及到冷链物流及冷链业务的企业有:国药河南、华润医药、河南九州通、中原新丝路、同盟冷链、飞洁物流、大河速递等。根据有关规定,每年择优给予“物流豫军”每户最高200万元的奖励。

在买全球、卖全球方面,河南冷链也不遑多让。

2023年6月26日,从郑州到越南,河南首次开行农产品出口冷链专列。专列上共承运了6个柜大蒜、29个柜洋葱,货值360万元,全程采用冷链运输,此举开辟了河南省农产品铁路冷链出口运输的新通道。

11月初,2023全球预制食材博览会在郑州市惠济区举行。其中,JBS全球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JBS总裁Renato Costa带领巴西十几家企业参会并做了精彩发言,让人直呼这场大会“国际范儿”十足。

仅仅相隔一月,12月7日,郑州“一带一路”现代物流与供应链高质量发展大会之“现代冷链国际合作发展论坛”举行。

2023年,在国家省市政策和内容丰富的活动助力下,河南冷链发展一路高歌。

冷链物流的热度,2024年会降吗?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研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916亿元,预测2023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可达5616亿元,2024年将达6416亿元。

也就是说,未来几年内,仍是冷链物流的黄金发展期。

逆风而行和顺势而为,哪个更有利企业向上生长?

河南有一批冷链物流,选择了后者。在他们看来,当没有选择时,努力是唯一的变数。而正确的选择,则可以让企业少走很多弯路。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底,河南地区共有冷链物流相关企业2310余家,其中,2023年1-11月新增注册企业670余家,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加25.6%。

2023年6月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全球冷链联盟评选出的“2022年中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榜单”发布,河南有12家企业上榜,创历史新高,数量位居全国第二。

在河南冷链圈,有一种现象在2023年被频频提及,这就是“华鼎现象”。

华鼎冷链成立于2019年,几个月后就遇到了疫情。此时的华鼎,不退反进,迅速在全国布局。4年的积淀,华鼎目前已在全国布局18个仓储中心,仓储总面积30万㎡,以云仓网+运输网覆盖20多省、243个地级市、1749个县域,为1000+知名连锁餐饮品牌和冻品食材厂家,以及160000+餐饮终端门店提供冷链仓配服务。

今年是华鼎连续第三次上榜全国冷链百强,同时华鼎也是全国评定的四星级冷链物流企业。

此外,华鼎还荣获了2022年度河南预制菜最具竞争力供应链企业、2023年全国商贸物流重点联系企业、2023河南服务业企业100强、2023冷链技术创新30佳案例、2023冷链年度企业等多项荣誉。

华鼎的迅猛发展,不但引起了河南物流圈、中国冷链圈的关注,也吸引了国外的物流专家。

2023年11月20日,来自德国不来梅大学的研学团专门前往华鼎冷链拜访。

至此,“中国冷链看河南,河南冷链看华鼎”的美誉不胫而走。

华鼎冷链的迅猛发展,只是河南冷链物流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冷链行业向阳而生的当下,2024年,期待会涌现出更多像华鼎一样优秀的河南冷链物流企业。

7、开仓!合肥再添一座“城市冰箱”

金台资讯  时间:2023-12-27

12月26日,位于合肥市庐阳区耀远路的皖能庐阳冷链基地正式开仓。该项目由皖能合肥发电有限公司投资,总建筑面积9686.25平方米,建筑高度12.3米,设置冷冻/冷藏库6个,低温穿堂3个,不仅能够充分满足周边商户冷链需求,还成功补齐了合肥冷链板块拼图。

刚刚开仓,来自浙江等地的货运车已陆续开进园区,在货品下货区,已有多家商户在有序下货,工作人员正驾驶电动叉车将货品运往冷冻库或冷藏库。“之前附近没有大型冷链仓储,我们绝大部分冷冻产品都放在肥东,运输成本比较高。”中菜市商户高保华介绍,新建成的皖能庐阳冷链基地临近中菜市,为附近商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近年来,在消费驱动下,冷链物流需求不断壮大,行业发展持续升温。作为国有控股火力发电企业,皖能合肥发电有限公司面临市场新形势,秉承绿色创新和安全生产理念,逐步由单一发电生产商向电、热、冷等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变,打造冷链基地正是该公司探索新商业模式和利润增长点的大胆创新。

“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公司闲置土地,投产后将补齐公司‘冷/热/电三联供’发展维度,形成集约、高效、绿色、智能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成为公司‘电厂+’新业态的重要支柱,在提升企业经营效益的同时,也为庐阳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据皖能合肥发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建河介绍,目前,二期项目已在规划中,预计2024年开工建设。

该项目的顺利推进是庐阳区优化营商环境、助推企业发展的硕果。“为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我们连同街道安监部门定期走访重点防范卡口,确保消除安全生产隐患,此外,积极整合辖区资源,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庐阳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秉承为企服务初心,助企排忧解难,以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为辖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8、构建“集散枢纽+”冷链物流体系,济南准备这么干

物流时代周刊  时间:2023-12-22

近日,济南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济南市冷链物流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按照需求导向、因品施策的原则,优化布局“4个集散基地+11个集配中心+N个采供网点”三级节点网络体系,聚焦持续提升肉类水产品、医药产品转运分拨优势,加快发展重点品类和特色品类冷链物流,着力构建优势品类持续增强、重点品类协同优化、花卉冷链特色发展的“集散枢纽+”冷链物流体系。

新增冷库100万立方米

《行动计划》明确发展目标,到2025年,济南基本建成国家肉类水产品冷链物流集散贸易中心、全国重要的医药产品冷链物流集散基地,初步建成全国重点品类冷链物流全渠道保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冷链物流枢纽经济创新发展先行区。

渠道品牌创新打造,济南打造集散枢纽、“集散枢纽+居民消费”“集散枢纽+主产区”“集散枢纽+销地”渠道品牌均不少于2个,监管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枢鲜泉城”成为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冷链物流保真渠道名片,有力助推“好品山东”“泉水人家”公共农产品品牌建设。

设施网络持续优化,济南国际陆港核心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物流枢纽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章丘集散基地集散能力不断提升,集配中心和采供网点布局逐步完善,新增冷库100万立方米,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不少于500个、城市生鲜配送末端网点不少于50个。

枢纽作用不断增强,省会经济圈公路冷链班车常态化运营线路不少于7条,国际国内冷链班列线路不少于5条,年运行数量6000标箱;优势品类集散规模持续扩大,肉类水产品年吞吐量超过360万吨;医药产品物流总额超过1000亿元,其中第三方物流总额超过300亿元;果蔬、速冻预制食品、乳品等重点品类和花卉特色品类协同发展。

枢纽经济加速壮大,济南入选山东省“151”工程的涉冷物流企业数量在全省领先;打造2—3个品类冷链商贸物流总部基地、1—2个高能级冷链商贸物流总部基地;面向俄罗斯、蒙古等国的进口肉类工贸基地基本建成。

优化布局“4个集散基地+11个集配中心+N个采供网点”

《行动计划》明确发展重点,按照需求导向、因品施策的原则,优化布局“4个集散基地+11个集配中心+N个采供网点”三级节点网络体系,聚焦持续提升肉类水产品、医药产品转运分拨优势,加快发展重点品类和特色品类冷链物流,着力构建优势品类持续增强、重点品类协同优化、花卉冷链特色发展的“集散枢纽+”冷链物流体系。

其中,4个集散基地包括,国际陆港核心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物流枢纽、章丘集散基地。国际陆港核心区选址在济南东部,载体类型为综合品类转运分拨型集散基地,功能定位是以公铁联运为核心功能的多式联运主枢纽,是济南打造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网和山东省集散基地网“陆向”主枢纽的核心载体;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选址在历城区,载体类型为肉类水产品商贸服务型集散基地,功能定位是全国性肉类水产品集散贸易中心;国家物流枢纽选址在历城区,载体类型为综合品类商贸服务型集散基地,功能定位是肉类水产品、乳品、速冻预制食品等品类区域消费和全国跨区域集散流通中心;章丘集散基地选址在章丘区,载体类型为医药产品转运分拨型集散基地,功能定位是重点服务于全国医药生产企业的医药产品转运分拨中心,是医药流通企业物流中心供给库,是全市医药产品物流集散枢纽。

11个集配中心包括综保集配中心、市中集配中心、槐荫集配中心、天桥集配中心、长清集配中心、章丘集配中心、济阳集配中心、莱芜集配中心、钢城集配中心、平阴集配中心、商河集配中心。

加强与青岛、威海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联动

在肉类水产品优势品类方面,济南重点建设汇集山东省及邻省肉类水产品的冷链物流集散基地网络,打造服务京津冀、长三角的肉类水产品供给基地,形成全国重要的肉类水产品冷链物流枢纽;其中,支持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物流枢纽完善监管设施设备条件,加强集散基地“进口”“出口”管控,打造肉类水产品保真集散渠道品牌;加强与青岛、威海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联动,鼓励集散基地建设超低温冷库、冷链加工设施,提升三文鱼、金枪鱼等优质水产品加工集散能力,推进肉类水产品食品加工业协同发展。

在医药产品优势品类方面,济南重点推动医药产品第三方集散基地与医药流通企业物流配送系统协同,打造全国重要的以商贸集散物流为核心竞争力的医药产品产销冷链物流枢纽。其中,槐荫区充分发挥济南国际医学中心的医药产品研发和临床应用优势,吸引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医药生产企业总部(区域总部)落户,打造全国重要的医药产品供应链总部基地。

在乳品、速冻预制食品重点品类方面,济南重点加强与肉类水产品冷链物流的联动,建设区域性消费冷链物流集散中心,逐步发展成为面向全国的乳品、速冻预制食品集散贸易中心。其中,济南鼓励乳品生产企业扩大奶源基地规模,高标准建设原奶源头冷链物流设施;对接东营、内蒙古等原奶主产区,配备一体式原料奶专用冷藏车,加强全程温度监控,构建全程可监控的原料奶生产供应冷链物流体系。

在果蔬重点品类方面,济南重点完善果蔬居民消费配送冷链物流体系,协同优化产地冷链物流设施,加强果蔬农产品流通渠道建设,打造区域性的消费服务型果蔬冷链物流集配网络和全国重要的名特优果蔬集散贸易中心。天桥区、长清区依托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区域性消费型果蔬冷链集配贸易中心,引导在济经营的大型流通企业、冷链物流企业提升果蔬冷链储运配作业水平,完善果蔬保鲜转运、分拨、末端配送冷链物流设施,推广“全程不倒筐”销售配送,加强末端追溯监控,提升城市消费冷链物流服务水平和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在花卉特色品类方面,济南重点做精玫瑰、观赏类花卉冷链物流体系,打造区域性的特色花卉产销冷链流通中心,其中,推动“冷链+会展+电商”的花卉冷链物流模式创新,加强流通渠道管控,叫响“平阴玫瑰”“商河花卉”会展、电商品牌。

9、“十四五”期间从六方面推进冷链物流全流程创新

3800大宗农产品供应链平台  时间:2023-12-28

近年来,我国肉类、水果、蔬菜、水产品、乳品、速冻食品以及疫苗、生物制剂、药品等冷链产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推动冷链物流较快发展,但仍面临不少突出瓶颈和痛点难点问题,难以有效满足市场需求。自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以来,各相关部委、各级政府及社会相关机构纷纷行动起来,自上而下的促进了冷链物流行业的大发展。

在“市场驱动、政府引导”的原则下,政府在规范行业运行秩序、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等方面重点发力,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更多向冷链物流基础薄弱环节配置,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激发市场竞争活力,夯实行业发展基础,在“十四五”期间从六方面推进冷链物流全流程创新。

一、加快数字化发展步伐

(一)推进冷链设施数字化改造。推动冷链物流全流程、全要素数字化,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加大温度传感器、温度记录仪、无线射频识别(RFID)电子标签及自动识别终端、监控设备、电子围栏等设备的安装与应用力度,推动冷链货物、场站设施、载运装备等要素数据化、信息化、可视化,实现对到货检验、入库、出库、调拨、移库移位、库存盘点等各作业环节数据自动化采集与传输。构建全国性、多层级数字冷链仓库网络。开展数字化冷库试点工作,推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二)完善专业冷链物流信息平台。支持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运营主体搭建专业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广泛集成区域冷链货源、运力、库存等市场信息,通过数字化方式强化信息采集、交互服务功能,为冷链干线运输、分拨配送、仓储服务、冷藏加工等业务一体化运作提供平台组织支撑。鼓励商会协会、骨干企业等搭建市场化运作的冷链物流信息交易平台,整合市场供需信息,提供冷链车货匹配、仓货匹配等信息撮合服务,提高物流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专业冷链物流信息平台间数据互联共享,打通各类平台间数据交换渠道,更大范围提高冷链物流信息对接效率。

二、提高智能化发展水平

(一)推动冷链基础设施智慧化升级。围绕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产销冷链集配中心等建设,加快停车、调度、装卸、保鲜催熟、质量管控等设施设备智慧化改造升级。鼓励企业加快传统冷库等设施智慧化改造升级,推广自动立体货架、智能分拣、物流机器人、温度监控等设备应用,打造自动化无人冷链仓。

(二)加强冷链智能技术装备应用。推动大数据、物联网、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冷链物流领域广泛应用。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加快运输装备更新换代,加强车载智能温控、监控技术装备应用。推动冷库“上云用数赋智”,加强冷链智慧仓储管理、运输调度管理等信息系统开发应用,优化冷链运输配送路径,提高冷库、冷藏车利用效率。推动自动消杀、蓄冷周转箱、末端冷链无人配送装备等研发应用。

三、加速绿色化发展进程

(一)提高冷链物流设施节能水平。鼓励企业对已建冷库以及冻结间、速冻装备、冷却设备等低温加工装备设施开展节能改造,推广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诊断等模式。研究制定冷库、冷藏车等能效标准,完善绿色冷链物流技术装备认证及标识体系,逐步淘汰老旧高能耗冷库和制冷设施设备。支持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产销冷链集配中心等加强公共充电桩、加气站建设。新建冷库等设施严格执行国家节能标准要求,鼓励利用自然冷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提高冷库、冷藏车等的保温材料保温和阻燃性能。

(二)加大绿色冷链装备研发应用。研究制定绿色冷链技术及节能设施设备推广目录,鼓励使用绿色、安全、节能、环保冷藏车及配套装备设施。加快淘汰高排放冷藏车,适应城市绿色配送发展需要,鼓励新增或更新的冷藏车采用新能源车型。研发应用符合冷链物流特点的蓄冷周转箱、保温包装、保温罩等。研究加强冷链物流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加强低温加工、冷冻冷藏、冷藏销售等环节绿色冷链装备研究应用,鼓励使用绿色低碳高效制冷剂和保温耗材,提高制冷设备规范安装操作和检修水平,最大限度减少制冷剂泄漏,推动制冷剂、保温耗材等回收和无害化处理。

四、提升技术装备创新水平

(一)加强冷链物流技术基础研究和装备研发。聚焦冷链物流相关领域关键和共性技术问题,部署国家级技术攻关,加强冷链产品品质劣变腐损的生物学原理及其与物流环境之间耦合效应、高品质低温加工、高效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环保制冷剂及安全应用、冷链安全消杀等基础性研究,夯实冷链物流发展基础。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支持冷链物流相关技术研发,从源头提升我国冷链技术装备现代化水平。

(二)完善冷链技术创新应用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冷链物流技术装备创新应用体系。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共建冷链技术装备创新应用平台,结合市场需求,聚焦果蔬预冷、速冻、冷冻冷藏、冷藏运输与宅配、冷链信息化智慧化等应用场景,集中优势力量,开展冷链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应用。

五、打造消费品双向冷链物流新通道

(一)畅通高品质农产品上行通道。在现有农产品出村进城通道基础上,适应现代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趋势,发挥冷链物流对高品质农产品生产、流通、减损的支撑保障作用,按照“一村一品”、“一县一品”、“多品聚集”,发展“平台企业+农业基地”、“生鲜电商+产地直发”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形成产销密切衔接、成本低、效率高的农产品出村进城新通道,促进冷链惠农、品牌兴农、特色富农。

(二)完善高品质生鲜消费品下行通道。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消费品下乡进村通道升级,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中小城镇和具备条件的农村地区下沉,加快推进“快递进村”工程,鼓励供销、邮政快递、交通运输、电商等企业共建共用冷链物流设施,打通高品质生鲜消费品下乡进村新通道,扩大生鲜等高品质消费品供给。

(三)推动城乡冷链网络双向融合。鼓励大型生鲜电商、连锁商超等企业统筹建设城乡一体冷链物流网络,加大对中小城镇和农村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强城乡冷链设施对接,打造“上行下行一张网”,提高设施利用效率,促进城乡冷链物流双向均衡发展。建立城乡冷链网络协同机制,提高资源共享与优化配置效率。

六、构建产业融合发展新生态

(一)培育冷链物流产业生态。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产销冷链集配中心为核心,吸引商贸流通、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发展,深化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整合,强化农产品全产业链组织功能,打造冷链物流与产业融合发展生态圈。推进冷链物流计量测试中心建设。优化“冷链物流+”产业培育和发展环境,创新“冷链物流+种养殖”、“冷链物流+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新零售”等新生态、新场景。

(二)构建生鲜食品供应链生态。鼓励龙头冷链物流企业、生鲜食品商贸流通企业加强战略合作,推动业务领域相互渗透,对接上游生产和终端消费,为客户提供集中采购、流通加工、共同配送全链条一站式服务。推动企业利用大数据发掘消费潜力、赋能上游生产,开展精准营销和个性化供应链服务,辅助生鲜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农产品生产主体合理安排计划、精准组织生产,推动生产、流通和冷链物流企业在融合发展中同步升级、同步增值、同步受益。

10、多式联运物流园区4大发展趋势

发现新物流  时间:2023-12-31

近年来,国家积极部署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统筹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建设,多式联运物流园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建设发展机遇。

多式联运物流枢纽概况

2018年12月,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是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的“物流枢纽”专项规划。

国家物流枢纽分为陆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陆上边境口岸型6种类型,以市场自发形成的物流枢纽设施为基础,选择基础条件成熟、市场需求旺盛、发展潜力较大的物流枢纽进行重点培育。

从建设要求来看,陆港型、港口型、陆上边境口岸型全部要求具备铁路专用线,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具有铁路专用线的优先考虑,空港型由于空铁联运的应用范围较小,没有提出多式联运要求。

首批国家物流枢纽的投资建设主体中,以地方政府、物流运营企业为主。物流企业主导的国家物流枢纽占比约57%,其中港口企业、铁路企业、一般物流企业分别占比31%、4%和22%。

截止2021年,交通运输部先后组织三批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共有70个项目获得示范工程称号,基本囊括了全国典型大型多式联运枢纽。在这些枢纽中,按运输方式划分,公铁联运型物流园区占比59%,公铁水联运型物流园区占比39%;按枢纽功能划分,公铁联运型内陆港占比33%,具备铁路运输功能的内河港口、沿海港口物流园区各占比19%、20%,铁路物流基地占比 19%。

多式联运物流园区主要类型

在国家物流枢纽体系下,多式联运物流园区大致有以下几条较为突出的发展趋势:

1.发展重点:以多式联运为核心集约化开发

我国现有物流枢纽设施大多分散规划、自发建设,部分物流枢纽存在同质化竞争、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

随着物流市场资源的加快聚集整合,大型物流企业集中度加快提高,物流园区的集聚化、集约化发展态势将更加明显。一般一个大型城市乃至城市群内,具备一个吞吐能力大、运营效率高、服务现代化的多式联运物流园区能够满足区域物流需求。

因此,以多式联运为核心功能,优化基础设施存量,做“精”物流及配套服务,将是国家物流枢纽体系下多式联运物流园区发展的重心。

2.发展核心:全要素多元化资源整合

我国供应链正从单一环节向全链条发展演变,物流场站也随之从单一功能、零散布局的小场站向全要素、集群化发展。

国家物流枢纽要求充分与区域产业发展相融合,与人民生活需求相融合,只有通过全要素、多元化功能布局,才能在更大范围内集聚资源。因此,多式联运物流园区除具备传统物流功能外,国际物流、商贸物流、冷链物流、保税物流、跨境物流、物流金融等多元化功能也是其应有之义。

通过国际物流、跨境物流、保税物流打通枢纽对外开放格局、满足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需要;通过商贸物流、冷链物流、城市配送满足人民品质生活消费需要;通过供应链物流与物流金融,满足生产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对上下游供应链环节管控的需要。

3. 发展趋势:多枢纽多主体联合开发

部分国家物流枢纽采用了多片区、多主体联合开发的模式。一方面,物流市场集中化、规模化发展是市场经济发挥作用的必然过程。

多枢纽、多主体联合开发顺应了市场化发展趋势,加速推动区域物流资源整合,促进干线运输、多式联运、城市配送、物流装备、物流科技等各类企业的分工协作,促进物流、商贸、生产制造等供应链上下游要素聚集。另一方面,该模式既减轻了单一企业独立承担大面积土地开发的压力,又以松散联盟或紧密资本合作等方式,为园区搭建沟通协作平台,为探索运营管理新模式提供基础。

4.发展途径:网络化布局协同共赢

构建国家物流枢纽网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通过构建覆盖全国的物流体系,实现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物流活动组织的系统化。

国家物流枢纽尤其强调干线与干线、枢纽与枢纽之间的连通协作。即通过干线通道连通国家物流枢纽,聚集形成大流量,再依托国家物流枢纽连通次级物流枢纽,做好支线运输、末端配送,最终搭建起干支配相衔接、覆盖全国、高效集约的国家物流体系。

因此,多式联运物流园区应注重与不同地区大型物流枢纽间的协同联动。这既体现在“硬连通”上,即依托干线多式联运通道进行货物流动,还体现在“软连通”上,即打通信息壁垒、打破线上线下分割,建立信息互联互通机制,促进物流信息集成共享、全渠道融合、高效流动,提高物流供需匹配效率。

物流园区如何实现数智化管理

物流园区是物流作业的集中地、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地、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企业在此集结,其运营效率和服务品质有赖于高效的物流资源管理调度,因此,物流园区一体化经营成为重要的发展战略。物流园区的一体化经营,是指以物流系统为核心,对生产企业、物流企业、商贸企业和最终消费者所形成的全供应链,实现整体化与系统化的建设,建立多方之间合作共赢的管理机制和业务协同体系。

通过搭建多式联运数字化管理平台,打通铁路、公路、水路等多种运输系统,形成对园区资源和运力资源的综合掌握,动态掌握货物全程追踪信息和物流需求信息,进一步扩大铁路港口物流园区在供应链中的影响范围,满足铁路港口物流园区的一体化经营需求。

1.数智化仓储与配送管理

多式联运管理平台在物流管理方面,能够对列车到达货量进行分析和到站预提醒,以提前安排仓储、配送资源,尽可能帮助客户减少货场堆存成本,同时也提高园区仓储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多式联运管理平台还可根据货量、发到地、不同货物特征等,综合考虑运输成本和效率,智能推荐配送车型、拼单货物装载顺序,规划最优的配送方案和配送路线,并按配送成本对配送方案进行排序。在提升配送效率的同时,兼顾物流成本最低。

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能够充分吸纳和对接多种运力实现园区货物的集散,并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运力的有效管理,可通过绘制运力画像,为其匹配不同的货运任务。并且在运营的过程中,通过数据沉淀,固化和稳定长期合作运力,形成稳定的运力体系。

2.数智化场站管理

铁路货运量大,多数园区货场很难支撑如此大规模的货运及周转,同时也会造成铁路货场周边道路形成“肠梗阻”。园区周边的路网优化与园区货场管理能力都需要进行改造和提升。

数智化场站管理结合硬件设施和数字化管理系统,通过电子围栏、线上排队系统,实现车辆有序出入场、自动识别、登记、收费功能;通过智能引导功能,引导车辆在场内的装卸路线。减少车辆等待和装卸时间,使园区场站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得到提升。

3.单证、结算与可视化

数字化多式联运管理平台通过标准的数据集合,构建基于“一单制”的全程物流业务流程,通过无缝的信息流转带动线下不同物流实体间业务衔接,以平台订单为主线,串联起全程物流各阶段业务数据、单据,形成涵盖全程物流所涉及的所有物流主体的完整的数据链。所有物流数据在不同运力间可以自动映射切换流转,真正实现通过统一的“一单制”物流数据集合规范线下的单据标准和内容。

“一单制”不仅能够实现运输过程中不同运输工具之间的无缝衔接,运单运输状态的实时跟踪,还能够实现客户、铁路、承运商、司机多方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自动汇总,自动对账,自动匹配对账规则,自动生成上下游对账报表。

构建多式联运数字化管理平台,对整合物流多方资源和信息、发展综合物流基地、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和服务质量、推进多式联运物流园区经营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1、江苏首单“区内直转”业务落地无锡

无锡日报   时间:2024-1-1

近日,无锡高新区综合保税区仓库内,佳利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将一批航空器材由叉车运至“待检区”,顺利完成了“保税状态”到“非保税状态”的性质转换,全程未出仓储区域,用时15分钟。这是2023年12月21日海关总署发布《关于优化综合保税区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的公告》后,江苏首单落地的“区内直转”业务。

“‘区内直转’是在现有区内仓储物流企业‘分类监管’等政策红利的叠加效应下,通过设置专门‘待检区’并向海关提供具备符合监管要求的视频监控,推动企业WMS系统接入海关等具体措施开展实施。”无锡海关驻新吴办事处特殊区域管理科科长郑明辰介绍,原来,综保区内的仓储物流企业,其货物严格按照“保税”与“非保税”状态区分管理,区内仓储物流企业打通内外贸需要实货进出卡口才可以实现。改革后,货物不用实际进出卡口,可以通过数据“跑路”替代货物“跑腿”,有效提升了货物通关效率、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

“这项改革措施落地将有效降低企业人工、场地等资源耗费,一年下来仅操作及运输部分预计就可以节省30%的成本,而且通关效率大幅提升,真的是省钱又省时。”无锡佳利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红说,“区内直转”可实现一仓多状态、同一仓内互转等便利化举措,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12、这一年,园区这么拼!

苏州工业园区融媒体中心   时间:2023-12-29

乘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迈着开放创新的步伐,苏州工业园区交出了2023年度靓丽的发展答卷。

今年以来,园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以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勇争一流的精神状态,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回稳向好。

产业集群实现新提升

金鸡湖畔,数字化改革浪潮涌动,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的优势正加速释放。

今年以来,园区不断聚主体、促协同,加强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协作,构建产业生态圈,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加快升级,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三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居全国第一、入选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纳米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加快形成具有引领力的产业集群,要聚焦高质量要素集聚,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在稳发展夯地基方面,园区精准出台各类系列举措,制定制造业强区行动计划,建立完善经济运行、重大项目统筹调度机制,全面扩大有效投资,25个产业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如期完成“3年2万亩”产业用地更新攻坚任务;在新探索强根基方面,园区加快建设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新增省级总部8家、总数达67家,占全省17%;6家企业上榜省重点文化科技企业,占全市86%;出台新能源“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ESG(环境、社会、治理)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成立集成电路产业公司、产业园及总规模50亿元的产业基金,高水平运作国家工业母机产业投资基金,获评首批国家级碳达峰试点园区。

科技创新激发新动能

今年9月,位于园区桑田科学岛核心区域的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苏州)总部开工建设。技术创新中心是创新资源的集中承载地,是科技创新的战略力量,两大国创中心将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推动园区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示范作用。

2023年,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动作频频,除生物药、三代半国创中心总部基地外,苏州实验室也开工建设,园区还新增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6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5家省市级创新联合体,创新策源功能进一步增强。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园区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近5000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约2800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6家,累计85家,占全市21%;入选中国独角兽企业5家、潜在独角兽企业49家,占全省超30%;新增上市公司5家,累计66家。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园区高层次人才总量达6.3万人,新增国家级重大人才引进工程55人、增长25%、占全市近1/3,累计达343人;积极打造“才聚金鸡湖”人才服务品牌,扎实推进高品质人才社区建设。

改革开放增添新活力

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首个合作项目,改革开放是园区与生俱来的基因。三十年来,开放为这片热土的发展打开了一扇门,园区也用一次次先行先试书写高水平开放之路的“答卷”。

今年以来,园区持续深化中新合作,加快建设中新“国际化走廊”,园区新加坡国际商务合作中心、新加坡苏州商务中心累计集聚项目132个,中新绿色低碳产业园、中新生命科学园等标识性项目顺利落地,启动建设中新苏州医学中心,线下赴新培训重启。全面加强招商引资,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近200个,50亿元以上项目数位列全市第一,项目投资总额、落地开工率居全市前列,博世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安踏国际运营中心、大硅片等一批龙头型项目落地开工,园区荣获联合国“2023年度全球杰出投资促进机构奖”,成为中国唯一获奖单位。

园区以改革为支点,“撬动”未来发展之势。苏州自贸片区新增各类制度创新案例40项,其中全国复制推广3项、全省10项;推动数字贸易、跨境电商、离岸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5个数据跨境流动项目获批、占全省一半;主动融入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等重大战略,落地上海机场苏州城市航站楼、长三角国际空港苏州航空货运中心;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审管执信”获评全国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园区荣获“中国政府采购—优化营商环境卓越奖”。

城市形象呈现新面貌

加速崛起的高楼载体,不断刷新城市新高度;蹄疾步稳的旧改更新,不断激发城市新活力;精雕细琢的规划蓝图,不断拓展城市新格局……即将过去的2023年,园区城市建设“步履铿锵”。

环金鸡湖综合提升、阳澄南岸创新城、吴淞湾未来城建设加快推进,金鸡湖右岸中环广场、文华酒店、当代美术馆、摩天轮改造四大项目全面开工;环青剑湖活力提升、吴淞江生态廊道等工程稳步推进;金鸡湖隧道、南湖路快速路东延(园区段)、星塘街南延等建成通车,地铁11号线无缝衔接通达上海。

此外,文体、城管、教育、医疗、养老、生态等领域全面开花。园区成功举办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EDC电音嘉年华、首届苏州米其林食遇美食节、金鸡湖半程马拉松、金鸡湖双年展等活动,有力带动人气商气,金鸡湖商圈竞争力、辐射力不断提升;城维一体化改革全面落地,40个民生实事项目有序推进,组建星海、星湾、金鸡湖三个教育集团,深入实施“1+11+X”公立医联体赋能计划,5个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全部投用,高标准推进空气质量达标攻坚、水环境提质增效行动,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13、下一年,园区这么干!

苏州工业园区融媒体中心   时间:2023-12-29

12月28日,园区召开2023年度党工委(扩大)会议,吹响新一轮发展“冲锋号”。从“借鉴”到“创新”,从“跟跑”到“领跑”,即将迎来三十而立的园区,向着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再出发。

强化使命担当 描绘开放创新的“园区图景”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新征程开局起步的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苏考察,调研的第一站就是园区,要求园区“继续扩大国际合作,努力打造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为园区未来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新的一年,园区将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谋划和推进工作的主题主线、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指引,砥砺前行、攻坚克难,加快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外贸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今年1至11月,园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5513亿元,11月当月为578.1亿元,增长14.9%,增速创2022年2月以来新高。

外贸跑出“加速度”的背后,是园区海关迎难而上的积极作为。踏上新征程,园区海关将推动以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为核心的改革创新,出台更多首创性、突破性、集成性的政策,深入推进智慧海关建设,让园区的营商环境好上加好、优上更优;培养以跨境电商为引领的业务新形态,深入研判,总结分析,让园区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打造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为目标的航空物流通道,补齐与苏州产业结构相适应的“海、陆、空、铁”立体国际物流关键拼图,让“虚拟空港”成为撬动开放的支点。

聚焦首要任务 在高质量发展上挑大梁

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作为“尖子生”“排头兵”的园区理应带头在高质量发展上挑起大梁。

站在新起点,园区将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落实市委提出的“八大工程”,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同时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努力形成新的增长曲线。

功能区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抓手,2023年,高贸区全力推动区域经济持续恢复、平稳运行、回升向好。新的一年,高贸区将聚焦功能定位,充分发挥“自贸区+综保区+贸功区”三区叠加优势,增强调度推动力,发挥服务带动力,放大政策撬动力。尤其在提升发展质效方面,高贸区将把牢实体经济不动摇,统筹推进补短板、拉长板、锻新板,围绕新兴产业强筋壮骨、聚焦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全力推动区域产业向高端化攀升、向高质量迈进。

在园区,一流的中心城区建设同样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下一步,园区将继续坚持高水平规划引领,描绘一流中心城区未来蓝图,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国家战略,着力提升作为苏州城市新中心的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和高端资源要素承载能力。

谱写崭新篇章 锚定“世界一流”再出发

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园区立足中新双方资源优势,不断加强与新加坡标志性企业机构的合作,在中新合作互利共赢的新局面中,打造了一座产城人融合发展的现代化新城。

三十而立再出发,园区将深入谋划“下一个30年”发展,推动中新全方位深化合作——深化双向投资、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生物医药、金融科技等前沿领域的合作,持续推进中新“国际化走廊”建设;持续发挥新加坡苏州国际商务中心、苏州新加坡国际商务中心“支点”作用,依托新*科研企业合作中心、新国大苏研院等平台,加强联合创新和产业合作,导入更多全球创新资源;加快建设中新生命科学园、中新绿色数码港、来福士综合体等项目,加快推进赴新发行REITs,推动新加坡职业技能比照认定试点落地,形成更多可视化、标识性成果。

基于多年来形成的双向开放优势,园区下一步将以更深谋划、更高标准、更大力度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全力开展招商“百团会战”,全年安排重点招商活动不少于100次,构建驻点招商、投资招商、以商引商、精准招商的“大招商、招大商”格局,此外积极落实构建发展新格局要求,更大力度开展海内外出差拜访和经贸交流合作,畅通海外招商招引渠道,深度推进海外商务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在国际经济科技市场前沿区域设点布局,更深层次拓展全球开放创新网络。

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园区正以愈发成熟的姿态走向“世界一流”。



分享到:
苏州工业园区智慧物流平台

分享到:

0512-62586751
Copyright © 2011-2023 苏州得尔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0750544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