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苏州工业园区智慧物流平台官方网站
登录 退出
苏州工业园区智慧物流平台
 
 
政务舆情链
分类

舆情周报

2024年第11周政策舆情周报(20240313)
编辑:小编 时间:2024-03-13 浏览:

苏州工业园区智慧物流服务平台

2024年第11

政策舆情汇编

2024年3月13日

苏州得尔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总第126

1、海关总署:前2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8.7%

3月7日消息 据海关统计,2024年前2个月,我国货物贸易(下同)进出口总值6.6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8.7%。其中,出口3.75万亿元,增长10.3%;进口2.86万亿元,增长6.7%;贸易顺差8908.7亿元,扩大23.6%。按美元计价,前2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9308.6亿美元,增长5.5%。其中,出口5280.1亿美元,增长7.1%;进口4028.5亿美元,增长3.5%;贸易顺差1251.6亿美元,扩大20.5%。

https://finance.cnr.cn/jdt/20240307/t20240307_526619557.shtml

2、中国新闻网:物流业下个风口还是强化服务

针对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部署,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认为是“非常好的机遇”。他称,未来京东会不断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和技术应用,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集聚新动能。

科技创新赋能物流降本增效,低空经济是快递物流业竞逐的新赛道之一。曹鹏了解到,对此,各地政府集中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包括研发费用和人才引进补贴、适航审定奖励、低空场景搭建支持及航线运营补贴,以及科技创新奖补等。他介绍,京东已在中国西北地区布局无人机配送试点,希望国家更加完善低空基础设施前置规划建设,并推动如通导设施、起降场地、低空飞行服务中心等保障单元标准化,提高公共资源利用率和安全水平。

http://www.chinawuliu.com.cn/zixun/202403/05/627272.shtml

3、中国交通新闻网:实施降低物流成本行动 深化综合运输体系改革

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2023年工作,报告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政策取向以及工作任务。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今年十项工作任务,其中多项工作涉及交通运输,包括实施降低物流成本行动、深化综合运输体系改革、推进交通运输结构绿色转型等。

http://www.chinawuliu.com.cn/zixun/202403/06/627368.shtml

4、中国邮政快递报:做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让农产品既要“产得多”,也要“卖得好”

“现在农产品的主要问题是加工率低,要不断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让农产品既要‘产得多’,也要‘卖得好’。”3月9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首农食品集团知联会会长唐俊杰在接受《中国邮政快递报》和《快递》专访时表示。

作为现代农产品流通方式的“升级版”,冷链物流一直备受各方关注。“近些年,政府对于冷链物流的支持和政策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唐俊杰表示。从《“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到《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出台等,都为冷链物流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发展冷链物流的内容,已连续多年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唐俊杰说。

https://mp.weixin.qq.com/s/qqyy3EUrRK9pl-pU3pYK0g

5、现代物流报: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物流”关键词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过去的一年里,经济总体回升向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实现全年预期发展目标,许多方面出现积极向好变化。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为物流行业发展绘制蓝图,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就“物流”关键词做出解读。

http://www.chinawuliu.com.cn/zixun/202403/06/627397.shtml

6、中物联冷链委:看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冷链”新部署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处提到了“物流”“冷链物流”等关键词。在今年的工作任务中,明确提出要“加大冷链物流 寄递配送设施建设”“加快国际物流体系建设”“实施降低物流成本行动”等多条冷链物流相关内容,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冷链物流的重视,也对今后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https://mp.weixin.qq.com/s/Aw9zfy1jnIw2rqNMRGrKVA

7、通创物流咨询:2024年我国物流业五大趋势

2024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联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必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2024年,我国物流业将迎来AI大模型、数字化、跨境市场等新机遇。我国物流业发展继续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围绕降本增效、绿色低碳、韧性安全、创新驱动等关键词发展,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https://mp.weixin.qq.com/s/KAWBxCZgA2Yv0KoaBxK2jA

8、冷链流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智慧冷链未来已来

随着人们对于食品个性化需求的提升,生鲜食品的线上交易与日俱增。对于生鲜食品如奶、蔬菜、水果、肉、海鲜等需要低温贮藏及运输,冷链物流则为其提供了最为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同时抑制细菌的活性、降低细菌在运输或仓储过程中的繁殖,最大化保证货品的品质及安全。

近年来,业界学者及企业就智慧冷链物流展开深入研究,2010年IBM发布的《智慧的未来供应链》研究报告中提出智慧供应链概念,并由此延伸出智慧物流概念,即智慧物流是以信息化为依托并广泛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工 具,在物流价值链上的6项基本环节(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实现系统感知和数据采集的现代综合智能型物流系统。

同理,智慧冷链物流可以理解为:在物流系统中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使整个冷链物流系统运作如同在人的大脑指挥下实时收集并处理信息,做出最优决策、实现最优布局,冷链物流系统中各组成单元能实现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的分工、协同;简单来说,智慧冷链物流本质即是货物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智能移动过程,通过对物流赋能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物流信息交互,是高层次、高端化的新型物流形态。

https://mp.weixin.qq.com/s/0uGvIplRa0-GBwwVwi97Xg

9、南方都市报:构建千亿冷链格局,广州“大冰箱”如何跑出加速度

2023年,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广州历经重重考验,GDP总量突破3万亿,稳固了全国经济第四城的地位,展现出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韧劲。

甲辰龙年,广州“新春第一会”喊出了“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广州”的响亮口号。“GDP突破3万亿”只是新起点,广州有更高追求,到2035年经济总量翻一番。以新质生产力支撑高质量发展,广州的未来,依旧值得期待。

在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南方都市报广州新闻部推出“活力湾区、新彩广州”特别策划,看广州如何继续抢抓粤港澳发展大机遇,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https://mp.weixin.qq.com/s/Ir8gASgVdcWZ1H9CnTWBjA

10、贵州日报:冷链物流如何发展、预制菜如何突破?贵州物流界有一次最新冷链市场分析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文件中明确提出优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加快建设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县域产地公共冷链物流设施,为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了推动行业的持续创新和发展,鼓励和支持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3月7日,贵阳市交通物流行业协会举办了一场学术沙龙,邀请贵阳市交委交通服务中心副主任陈章鹏、贵州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烨、贵阳市农业农垦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黄德泽,贵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王茂春、厦门艾思珂冷链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冬华、贵州高速集团高级工程师周敬等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进行政策解读和市场分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3139877619826901&wfr=spider&for=pc

11【江苏】外贸从“新动能”中寻求“新增长”

疾驰的中欧班列、繁忙的港口码头、通达全球的跨境电商,以及货进货出的海外仓……春节假期,江苏与世界的贸易连接一如既往,无数外贸人依然忙碌。

当前,我省正在实施外贸创新发展攻坚行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将为“稳外贸”增添新动能。数据显示,我省跨境电商去年全年出口增长12.3%。在全球供应链重组的“变革期”,江苏外贸亟需从“新动能”中寻求“新增长”。

http://jszwb.jiangsu.gov.cn/art/2024/3/1/art_71797_11162131.html

12、【苏州】高贸区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暨作风效能建设大会

3月5日上午,苏州工业园区高端制造与国际贸易区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暨作风效能建设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和总书记对江苏、苏州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园区各级部署要求,动员全区上下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企业需求,以主动作为、奋发有为的政治担当,全面打响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攻坚战、主动仗,为高贸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http://www.sipac.gov.cn/szgyyq/jsdt/202403/9bfbcdca17ee4f32a3a1419919acd1b4.shtml

 

1、海关总署:前2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8.7%

央广网  时间:2024-03-07

3月7日消息 据海关统计,2024年前2个月,我国货物贸易(下同)进出口总值6.6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8.7%。其中,出口3.75万亿元,增长10.3%;进口2.86万亿元,增长6.7%;贸易顺差8908.7亿元,扩大23.6%。按美元计价,前2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9308.6亿美元,增长5.5%。其中,出口5280.1亿美元,增长7.1%;进口4028.5亿美元,增长3.5%;贸易顺差1251.6亿美元,扩大20.5%。

据悉,2024年前2个月我国进出口主要特点如下:

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比重提升。前2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4.34万亿元,增长10%,占我外贸总值的65.7%,比去年同期提升0.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48万亿元,增长14.5%;进口1.86万亿元,增长4.6%。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1.12万亿元,下降3.5%,占16.9%。其中,出口7018.1亿元,下降8.4%;进口4183.2亿元,增长5.8%。此外,我国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8869.4亿元,增长16.9%。其中,出口3464.2亿元,增长18.4%;进口5405.2亿元,增长15.9%。

对东盟、美国、韩国进出口增长。前2个月,东盟为我第一大贸易伙伴,我与东盟贸易总值为9932.4亿元,增长8.1%,占我外贸总值的15%。其中,对东盟出口5879亿元,增长9.2%;自东盟进口4053.4亿元,增长6.6%;对东盟贸易顺差1825.6亿元,扩大15.7%。欧盟为我第二大贸易伙伴,我与欧盟贸易总值为8323.9亿元,下降1.3%,占12.6%。其中,对欧盟出口5558.8亿元,增长1.6%;自欧盟进口2765.1亿元,下降6.8%;对欧盟贸易顺差2793.7亿元,扩大11.5%。美国为我第三大贸易伙伴,我与美国贸易总值为7077亿元,增长3.7%,占10.7%。其中,对美国出口5219.9亿元,增长8.1%;自美国进口1857.1亿元,下降7%;对美贸易顺差3362.8亿元,扩大18.8%。韩国为我第四大贸易伙伴,我与韩国贸易总值为3369.2亿元,增长2.9%,占5.1%。其中,对韩国出口1504.5亿元,下降6.8%;自韩国进口1864.7亿元,增长12.3%;对韩贸易逆差360.2亿元,扩大703.2%。同期,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3.13万亿元,增长9%。其中,出口1.75万亿元,增长13.5%;进口1.38万亿元,增长3.9%。

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进出口增长。前2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3.61万亿元,增长17.7%,占我外贸总值的54.6%,比去年同期提升4.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45万亿元,增长19.2%,占出口总值的65.3%;进口1.16万亿元,增长14.6%,占进口总值的40.7%。国有企业进出口1.06万亿元,增长1.7%,占我外贸总值的16.1%。其中,出口2828.6亿元,下降1.6%;进口7817.6亿元,增长3%。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92万亿元,下降1.7%,占我外贸总值的29%。其中,出口1.01万亿元,下降3.8%;进口9032.7亿元,增长0.8%。

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近6成,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增长。前2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2.22万亿元,增长11.8%,占出口总值的59.1%。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1954.5亿元,增长7.3%;集成电路1607.1亿元,增长28.6%;汽车1118.9亿元,增长15.8%。同期,出口劳密产品6661.9亿元,增长22.2%,占17.8%。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1662亿元,增长16.3%;纺织品1543.3亿元,增长18.9%;塑料制品1182.8亿元,增长26.5%。出口农产品1053.7亿元,增长5.9%。

铁矿砂、原油、煤和天然气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前2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砂2.09亿吨,增加8.1%,进口均价(下同)每吨931.7元,上涨17.1%;原油8830.8万吨,增加5.1%,每吨4127.8元,上涨1.1%;煤7451.5万吨,增加22.9%,每吨756.2元,下跌20.9%;天然气2210万吨,增加23.6%,每吨3638.4元,下跌21.1%;大豆1303.7万吨,减少8.8%,每吨4054.8元,下跌12.6%;成品油757.6万吨,增加35.6%,每吨4171.6元,上涨1.1%。此外,进口初级形状的塑料463.6万吨,减少3.7%,每吨1.03万元,下跌2.6%;未锻轧铜及铜材90.2万吨,增加2.6%,每吨6.14万元,上涨0.8%。同期,进口机电产品9740.8亿元,增长11%。

2、全国政协委员曹鹏:物流业下个风口还是强化服务

中国新闻网  时间:2024-03-05

“在我看来,物流业下一个风口还是‘卷服务’,包括如何用技术驱动消费者体验提升和传统企业降本增效。”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4日说。

2月2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研究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问题。六天后,以物流高效著称的中国电商企业京东释出消息,将在2024年上半年吸纳约2万名员工,受到外界关注。

曹鹏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该招聘是常规招聘。他认为,当下,物流行业人才既要有供应链全局意识,有新兴技术背景和国际化思维能力,还要有扎实一线实践经验。因而,作为自建物流,从最初的仓储、快递逐步向综合物流商转型,需要大量供应链专业人才、物流网、人工智能等领域技术人才等。

曹鹏提到,3月1日,新修订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涵盖民众长期关注的客户信息保护、上门服务问题等。“新规背景下,想走在行业风口,最重要的还是聚焦服务体验,这就需要长期模式创新和技术研发,比如京东物流研发的‘微笑面单’,保护客户隐私。”

针对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部署,曹鹏认为是“非常好的机遇”。他称,未来京东会不断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和技术应用,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集聚新动能。

科技创新赋能物流降本增效,低空经济是快递物流业竞逐的新赛道之一。曹鹏了解到,对此,各地政府集中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包括研发费用和人才引进补贴、适航审定奖励、低空场景搭建支持及航线运营补贴,以及科技创新奖补等。他介绍,京东已在中国西北地区布局无人机配送试点,希望国家更加完善低空基础设施前置规划建设,并推动如通导设施、起降场地、低空飞行服务中心等保障单元标准化,提高公共资源利用率和安全水平。

3、实施降低物流成本行动 深化综合运输体系改革

中国交通新闻网  时间:2024-03-06

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2023年工作,报告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政策取向以及工作任务。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今年十项工作任务,其中多项工作涉及交通运输,包括实施降低物流成本行动、深化综合运输体系改革、推进交通运输结构绿色转型等。

回顾过去一年,多重困难挑战交织叠加,我国经济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成绩来之不易。政府工作报告说,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国产大飞机C919投入商业运营、国产大型邮轮成功建造、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航空发动机等高端装备研制取得长足进展。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

在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

在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实施降低物流成本行动,坚决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深化电力、油气、铁路和综合运输体系等改革,健全自然垄断环节监管体制机制。

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国际物流体系建设,打造智慧海关,助力外贸企业降本提效。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稳步推进重大项目合作,实施一批“小而美”民生项目。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

围绕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改善农村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强充电桩、冷链物流、寄递配送设施建设。

在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将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

4、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首农食品集团知联会会长唐俊杰:做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让农产品既要“产得多”,也要“卖得好”

中国邮政快递报  时间:2024-03-11

“现在农产品的主要问题是加工率低,要不断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让农产品既要‘产得多’,也要‘卖得好’。”3月9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首农食品集团知联会会长唐俊杰在接受《中国邮政快递报》和《快递》专访时表示。

作为现代农产品流通方式的“升级版”,冷链物流一直备受各方关注。“近些年,政府对于冷链物流的支持和政策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唐俊杰表示。从《“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到《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出台等,都为冷链物流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发展冷链物流的内容,已连续多年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唐俊杰说。

从2017年至202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发现,冷链物流成为每年连续出现的高频词。比如,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产品产地预冷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完善鲜活农产品直供直销体系”;再比如,202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要求“优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加快建设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县域产地公共冷链物流设施”。

从历年中央一号文件表述的变化中,不难看出中央对冷链物流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期待。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生活,冷链物流是扩大高品质市场供给、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涉及冷链物流的内容。”唐俊杰说。在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充电桩、冷链物流、寄递配送设施建设”。

“农产品种出来很重要,但更要重视农产品的加工和流通环节。”唐俊杰说。不断升级的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速释放的市场潜力,为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推进冷链物流的建设,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有利于推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搞活,也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农民的收益。”唐俊杰说。

针对农产品冷链物流和农产品加工,唐俊杰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一是加大农产品产地预冷、加工、分级等商品化处理,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二是加快推进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设施建设和集配中心建设,解决好农产品“最先一公里”,提高农产品溢价能力。三是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使鲜活农产品转化成更易储藏的加工产品,延长货架期,保障农民利益,减少农民经济损失,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从田间仓储冷链设施、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冷链物流基地,到销地冷链集配中心、城市末端冷链设施,这是一个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链条,只有打通每个环节,才能有效助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唐俊杰表示。她强调,要强化农产品“最先一公里”的初加工能力,同时也要加快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产地仓的建设,以及城市末端冷链设施和配送站点的建设,形成全国性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

5、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物流”关键词

现代物流报  时间:2024-03-06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过去的一年里,经济总体回升向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实现全年预期发展目标,许多方面出现积极向好变化。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为物流行业发展绘制蓝图,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就“物流”关键词做出解读。

关键词:5%左右

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解读:

在2023年,我国经济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中国经济发展回升向好,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展望2024年,既要推动十四五规划“2035年GDP总量较2020年翻一番”要求实现,也要保持中高速经济增长水平,为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环境,5%GDP增速目标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施产业创新工程,完善产业生态,拓展应用场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优化产业投资基金功能。加强重点行业统筹布局和投资引导,防止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解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9月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提出“新质生产力”一词,强调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这一概念成为中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新质生产力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背景的创新概念,着重强调质的提升与结构的优化,在传统工业基础上强调数据、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绿色、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力量,对我国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和实现跨越式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伴随数字技术在物流领域广泛应用,网络货运、数字仓库、无接触配送等“互联网+”高效物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物流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更新迭代,促进智慧物流产业快速发展。未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实现。

关键词:产业链供应链

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加强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打造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品牌。

解读: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大势所趋,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我国传统产业正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实体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传统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升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加快产业技术进步,提高全要素生差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当前,我国工业体系及相关产业构成相当完备,交通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数字经济

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建设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支持平台企业在促进创新、增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健全数据基础制度,大力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我们要以广泛深刻的数字变革,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解读:

目前,中国已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数字经济时代,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数据基础制度体系不断发展,相关规章制度更加明确。在全球范围内,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稳居全球第二,经济发展活力巨大。数字经济发展兼顾质量与速度、公平与效率、当前和长远,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物流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在产业升级、数字转型的助推下,物流业转型发展不断跑出加速度。2023年,我国物流运行环境持续改善,行业整体恢复向好,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助力供应链体系逐步提效。

关键词:降低物流成本

实施降低物流成本行动,健全防范化解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坚决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

解读: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国务院新闻办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表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这项工作中,交通物流是重要领域。

多年来,我国降低交通物流成本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总体上看,“单一环节成本低、全链条运行成本高”是当前物流运行中最为突出的矛盾,“物流资源配置效率低、流通循环效率低”是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关键因素。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联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必将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惠及更多消费者。

关键词:对外开放

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推动外贸质升量稳,加强进出口信贷和出口信保支持,优化跨境结算、汇率风险管理等服务,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

报告表示,要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优化海外仓布局,支持加工贸易提档升级,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等新增长点。积极扩大优质产品进口。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出台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创新发展政策。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办好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数贸会等重大展会。加快国际物流体系建设,打造智慧海关,助力外贸企业降本提效。

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稳步推进重大项目合作,实施一批“小而美”民生项目,积极推动数字、绿色、创新、健康、文旅、减贫等领域合作。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

解读: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十四五”现代流通发展规划》等国家规划,明确了国际物流供应链具体任务要求,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加快拓展国际物流网络,“两沿十廊”国际物流大通道加快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和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布局稳步推进。外贸航运、国际航空、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等平稳运行,国际物流运行持续向好。

在未来发展中,物流行业要充分利用国内强大市场和物流网络优势,依托关键物流设施,聚集国际物流要素,强化内陆国际枢纽与沿海沿边枢纽联动发展,形成国际物流通道运营主体和组织中心,推进优质海外仓共建共享,加快布局境外物流网络,建设海外智慧物流平台,提升国际物流大通道与境外目标市场衔接能力,增强国际物流通道网络与国内物流大通道的衔接水平,为保障国家关键物资供应链安全和国内产品“走出去”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绿色低碳供应链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加快重点领域节能节水改造。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相关市场化机制,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促进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

解读:

2022年发布的《“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推动绿色物流发展,打造绿色低碳物流创新工程。目前,整个行业进入政策换挡、供给迭代、动力转化的新时代。绿色物流与绿色制造、绿色消费共同构成了一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经济循环系统。三者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

6、央视聚焦:看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冷链”新部署

中物联冷链委  时间:2024-03-07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处提到了“物流”“冷链物流”等关键词。在今年的工作任务中,明确提出要“加大冷链物流 寄递配送设施建设”“加快国际物流体系建设”“实施降低物流成本行动”等多条冷链物流相关内容,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冷链物流的重视,也对今后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施降低物流成本行动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实施降低物流成本行动。专家表示,这与此前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提出的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一脉相承的。专家强调,降低物流成本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可以更好地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 贺登才:以前是更多地从物流的角度考虑,现在比如制造业,我们讲实体经济,如何和现代物流深度融合,实际上它就是一个升级版。通过发展智慧物流,比如网络货运、数字仓库,通过这些数字化的调度平台,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物流信息网络,提高数字化、智慧化水平,通过这些来降低物流成本。

2023年我国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为14.4%,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需耗费的物流成本在下降。跟2012年相比,这个衡量经济运行效率的指标下降了3个多百分点。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要优化运输结构,强化“公转铁”“公转水”,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形成统一高效、竞争有序的物流市场。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 蔡进:通过供应链这么一个生产组织方式,把降低物流成本的空间,进一步延伸到生产领域,进一步延伸到采购领域。

加快国际物流体系建设助力企业降本提效

除了实施降低物流成本行动外,《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要加快国际物流体系建设,加强冷链物流、寄递配送设施建设。专家表示,这有利于进一步打通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通过物流体系的建设不断拓宽货物的流通范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国际物流体系建设,打造智慧海关,助力外贸企业降本提效。专家表示,加快国际物流体系建设,着眼于为外贸企业降本提效的同时,也有利于我国更好地与国际经济融合,进一步拓宽国际物流大通道。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 蔡进:有利于我国增强和各个国家的贸易往来,进一步地扩大我们国家对外开放的力度,同时也有利于推进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和进一步完善。

加强冷链物流、寄递配送设施建设

另外,在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改善农村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强充电桩、冷链物流、寄递配送设施建设。

专家表示,冷链物流在减少农产品流通损耗、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产品错峰错季销售、延长农产品流通半径等方面作用显著,可有效助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委会统计,近年来国家通过中央财政资金或金融性政策工具,持续支持农产品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连续投入数百亿农业专项资金完善田间地头冷库、预冷分级和冷链商品化处理中心等体系。2023年果蔬、肉类、水产品产地低温处理率,与三年前相比分别提升5个、18个和20个百分点,“最先一公里”损耗得到大幅降低。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在农村推进冷链物流的设施建设,应该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有利于推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搞活,也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农民的收益。

7、2024年我国物流业五大趋势

通创物流咨询  时间:2024-03-11

2024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联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必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2024年,我国物流业将迎来AI大模型、数字化、跨境市场等新机遇。我国物流业发展继续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围绕降本增效、绿色低碳、韧性安全、创新驱动等关键词发展,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01高质量发展催生物流新需求,细分专业领域发展潜力巨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现代产业体系对多元化专业化现代物流服务需求的必由之路。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持下,以服务与解决方案的落地为核心的“物流即服务”(LaaS)业务将带动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深化融合,集成商贸、物流、金融、信用等综合服务,形成具有产业特色的物流产业盈利模式,冷链物流、即时物流、数字货运、跨境电商、低空物流等细分新兴领域也将迎来快速发展。

02物流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化,ESG体系成为物流治理新标配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向驱动下实现快速发展,物流行业从“减碳”到“脱碳”的绿色低碳转型进展迅速,中外运、顺丰、京东等物流企业从社会责任和企业可持续发展需求出发,主动引领行业绿色创新。未来,物流企业将从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建设出发,进一步深化探索ESG的具体实践,聚合ESG视角与生态化资源,开展绿色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绿色运营、绿色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等多重实践,主动参与完善ESG评估标准体系建设。政府、行业和社会从ESG治理切入,将持续建立完善ESG监管、评级、投融资等多重保障体系,为物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03高频高损冲击成为“新常态”,物流韧性能力提升迫在眉睫

在疫情、自然灾害、地区冲突等高频高损冲击成为“新常态”的背景下,提升物流供应链韧性逐渐成为国际共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积极打造韧性交通体系,我国《“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提出要“提升现代物流安全应急能力”“强化现代供应链安全韧性”。随着我国经济加快融入全球市场、“走出去”步伐进一步提速,物流业保供稳链的作用将更加突出,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供应链韧性的重要性,将其作为物流供应链规划与挑战的考虑因素之一,持续加强供应链安全风险监测、预警、防控、应对等能力建设,发展应急物流,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04通用大模型加速物流行业变革,数据成为物流新质生产力

AI大模型引领的新一轮技术变革为物流业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科技型企业纷纷进军物流大模型领域,通过与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及物流供应链理论的融合应用,实现更精准的需求预测、提升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可追溯性,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赋能物流增值服务。随着AI大模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数据二十条”“数据要素×”等政策举措的相继出台,数据要素的作用和价值将更加凸显、应用广度和深度将大幅拓展,赋能供应链数字化平台、智慧仓储、智慧园区、智能驾驶等新型运作方式蓬勃发展,提升物流要素质量和资源配置效率,加快物流业数智化转型和物流新质生产力形成。

05“一带一路”迈向新十年,物流“跨境出海”进入新阶段

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我国物流企业深度嵌入国际物流产业体系,为基础物流工程建设、优化寄递服务品质、促进跨境贸易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站在新起点,“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发展动力保持强劲,同时助力全球价值链重构、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的使命更加突出,物流“跨境出海”将迈向全链路业务整合和全球化多点布局发展新阶段,实现以规模化、网络化、平台化为特征高质量发展,沿线优质物流资产投资、国际供应链服务延伸、地面业务团队搭建将成为物流“出海”发展重点,通过快速建立全球化物流服务能力,畅通供应链,服务产业链、融入价值链。

8、存量时代趋势感知:智慧冷链未来已来

制冷商情  时间:2024-03-04

随着人们对于食品个性化需求的提升,生鲜食品的线上交易与日俱增。对于生鲜食品如奶、蔬菜、水果、肉、海鲜等需要低温贮藏及运输,冷链物流则为其提供了最为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同时抑制细菌的活性、降低细菌在运输或仓储过程中的繁殖,最大化保证货品的品质及安全。

近年来,业界学者及企业就智慧冷链物流展开深入研究,2010年IBM发布的《智慧的未来供应链》研究报告中提出智慧供应链概念,并由此延伸出智慧物流概念,即智慧物流是以信息化为依托并广泛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工 具,在物流价值链上的6项基本环节(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实现系统感知和数据采集的现代综合智能型物流系统。

同理,智慧冷链物流可以理解为:在物流系统中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使整个冷链物流系统运作如同在人的大脑指挥下实时收集并处理信息,做出最优决策、实现最优布局,冷链物流系统中各组成单元能实现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的分工、协同;简单来说,智慧冷链物流本质即是货物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智能移动过程,通过对物流赋能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物流信息交互,是高层次、高端化的新型物流形态。

三年疫情,让人们感受到物流作为基础设施的地位,也对冷链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生活食品和消费品的智慧化冷链物流如:无接触配送被提上日程。“无接触配送”在物流配送、电商等行业内也迅速铺开和跟进,众多企业、平台已跟进“无接触配送”服务,如沃尔玛、家乐福、京东、盒马鲜生、顺丰冷链、每日优鲜等。

自从疫情过后,智慧冷链物流开始广泛进入大众视野,提供便民服务。目前,智慧冷链物流需求逐渐旺盛,冷鲜食品线上消费规模剧增,我国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市场容量巨大,市场潜能尚在进一步释放中,行业的发展空间与机会较多;因此,各大冷链物流企业结合实际,纷纷布局智慧冷链物流,我国冷链智慧物流进入了百舸争流的发展态势,且以“北上深”三城竞争力领先,代表企业有菜鸟网络、京东物流和满帮物流等。

总之,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平稳增长,对外开放新格局正加速形成,食品消费不断升级、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食品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以及国际合作空间不断扩展等因素都将促进我国智慧冷链物流需求市场的持续扩张与行业不断发展。在“内需+政策”的背景下,智慧冷链物流发展前景广阔。

智慧冷链物流产生

继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之后,又产生一颠覆性信息技术产业革命——大数据,其在冷链物流行业发挥了巨大能量,表现在提升了冷链物流企业的决策能力、简便了冷链物流过程、提高了服务质量、有助于实现冷链物流信息一体化管理等方面;同时,在农产品营销中的应用也带来了个性化、品质化的营销方式和经营理念,冷链物流行业的仁人也在不断探索如何借助大数据促进智能化管控。

用现代化信息通讯技术(如:RFID,传感器网路,智能嵌入技术,全球定位 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信息技术的融合) 对商品在整个冷链流通过程中进行信息采集、 传输、交换和处理,使配送路径动态优化,温湿度自动化控制,信息共享与同步,故障检测与 预警,确保商品从生产到消费者安全可控、可追溯。

加之,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与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并促进了我国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这可为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需求,降低冷链全链条成本投入,提高冷链物流效率以及实现绿色、智能冷链提供保障。

这些冷链物流自动化设备及技术让智慧冷链物流具备了自主性能力,如使冷链全链条具备信息感知、处理、计算、信息交互及信息共享等能力,有助于实现冷链物流上、中、下游各环节智能化、自动化、节能化及一体化经营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投入及提高冷链整体利润率。

最后,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随着冷链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智慧冷链物流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即针对生鲜农产品,通过智能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智慧化技术与手段,提高物流系统分析决策和智能执行的能力,提升整个物流系统的智能化、网络化与自动化水平,从流通环节、 底层技术、应用领域和功能目标等方面实现智慧化。

智慧冷链物流的建设发展对易腐食品品质维持力提升、企业管理效率改善及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等都具有战略性意义和价值。从国家层面:降低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绿色可持续、稳价且确保供需平衡等;从企业层面:增加利润源、节本增效、提升抗风险能力与服务水平等;从农民层面:增加销售通道、降低产地损失、助力农民增产增收等。

如何打造冷链智慧化物流

智慧冷链物流所运输的商品,也躲不过物流的流程,即从产地经过加工包装与运输,运送到销售地点,然后经过仓储与销售,最终到达消费者的手中。

对于冷链数据信息的挖掘、采集与检测,保证对整个冷链过程中每一个环节产生的数据都不遗漏,是冷链物流实现智慧化的基础;另外,还要有仓内技术、干线技术、最后一公里技术、末端技术、智慧数据底盘等技术基础;将硬件和软件平台强大的预算能力结合在一起,才能更有效实现仓储、运输、配送、包装、装卸、信息处理等智慧化,进而实现冷链物流智慧化。

智慧化的基础

01大数据的获取或监测

利用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是实现冷链物流智慧化的技术基础,而冷链物流的数字化水平也是确保冷链商品全生命周期安全的重要保障,有助于对冷链商品全生命周期涉及的供应链诸多环节点(生产、加工、包装、装卸、运输、仓储、城配、陈列、到家等)进行智慧化管理。以往传统的冷链食品追溯系统一般只能追溯到生产企业,无法让冷链食品追溯到全链条的各个节点,有了冷链物流的数字化后,有望做到真正的全程可追溯。

如何能实现多维度状态采集数据呢,那就是移动化(无线)、标签化、多功能化。

首先是移动化。为解决第三方物流温控管理,可配备移动式设备,同时监测设备也要配置 GPS模块,通过GPS和GIS技术,监控中心可以对集装箱车辆进行地理位置定位和调度;另外,在冷链车车厢或冷库等场景下,各点温度不是完全均匀和统一的;因此,多点监控是一个需求点, 例如,靠出风口的温度低,货物可能没问题,但是靠车门的可能有问题。

其次是标签化。从车间到运输、仓储、销售,在货物中转中要有标签跟随,标签中所含信息要全面,包括产品代码、产地管理、农户编码及流通环节管理等,这样有了标签就可以追溯到整个周期的安全情况。

再次是多功能化。设置预警系统,如果温湿度变化超出一个预先设定的范围,系统将自动给出预警。如果曲线中间有一段记录是明显低于20 ℃, 那么可以从系统中时间点查询相应的地点和外在环境,以便于探究相应的温湿度变化原因。除了采集温湿度控制,通过软硬件还可以实现对环境温度的智能化控制,例如,冷库打冷智能化。可通过一些控制类的标签设备,对制冷系统进行控制,后台实时分析冷库温度情况,在需要打冷时,自动通过设备远程控制冷机打冷,并应用于门店和运输车辆。

通过硬件采集和业务沉淀而来的“大数据”,加工增值后,即可实现数据业务化,指导实际物流运输操作。一是基于算法与数学建模,如路径优化、智能调度、智能配载等;二是基于数理统计与数据挖掘,如用户画像、数据征信、供应链需求预测等;另外,通过这些数据,可开拓大数据应用探索思路,如路径优化、智能调度与配载、企业画像、运力分层、数据征信与物流互联网金融、需求供应链预测以及公路货运与交通的宏观分析等,这将有助于冷链物流更加智慧化。

02技术基础环境打造

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及装备作为冷链智慧物流的根基,可以广应用于物流产业,其在整个智慧物流体系中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无人机、机器人等技术在近几年发展迅速,未来将会进一步与物流行业结合, 广泛应用于仓储、运输、配送各个物流环节,其关键技术包括仓内技术、干线技术、最后一公里技术、末端技术、智慧数据底盘等。

其中,

(1)仓内技术:目前机器人与自动化分拣技术已相当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有机器人与自动化分拣、可穿戴设备、无人驾驶叉车、货物识别4类技术,可应用于仓内搬运、上架、分拣等操作。国外领先企业应用较早,并且已经开始商 业化。国外企业如亚马逊、DHL Express,国内 企业京东、菜鸟、申通等已经开始布局。

(2)干线技术:干线技术主要是无人驾驶卡车技术。无人驾驶卡车将改变干线物流现有格局,目前虽尚处于研发阶段,但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正在进行商用化前测试。

(3)最后一公里技术:最后一公里技术主要包括无人机技术与3D打印技术2 大类。无人机技术相对成熟,目前包括京东、顺丰、DHL Express等国内外多家物流企业已经开 始进行商业测试。3D技术尚处于研发阶段,目前仅有亚马逊、UPS等针对其进行技术储备。

(4) 末端技术:末端新技术主要是智能快递柜,是各大企业布局的重点。目前已实现一、二线城市商用覆盖,但受限于成本与消费者使用习惯等问题,未来发展存在不确定性。

(5)智慧数据底盘:数据底盘主要包括物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3大领域。物联网技术与大数据分析技术互为依托,前者为后者提供部分分析数据来源,后者将前者数据业务化,而人工智能则是大数据分析的升级。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商流、物流等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主要应用于需求预测、仓储网络、路由优化、设备维修预警等方面。三者都是未来智慧物流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智慧物流能否进一步升级迭代的关键。

智慧物流的关键技术总体包括感知层、网络传输层、数据存储层和应用服务层,具体而言,智慧 物流要从智能运输、智能仓储、智能配送、智能包装、智能装卸、智能信息处理等6个方面展开基 础设施设备的研发,为冷链智慧物流保驾护航。

冷链物流智慧化

01运输智慧化

农产品冷链物流对配送设备、运作管理、温度把控要求非常苛刻,对基础运输设施设备要求也更高,可通过集成各种运输方式,包括应用车辆识别技术、定位技术、信息技术、移动通信与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实现交通管理、车辆控制、营运货车管理、电子收费、紧急救援等功能,降低货物运输成本,缩短货物送达时间;同时,可实现全程监控,及时解决突发情况,并保障产品质量。

02仓储智慧化

在现有仓储管理作业环节中进行货品、数 量、位置、载体等信息的实时自动采集,并通过信息交互,在操作现场实现快速货物入库、货物 准确出库、库存盘点、货物库区转移、货物数量 调整、实时信息显示、温度检测与报警智慧仓储中需要的智能技术包括仓内机器 人、仓库选址、需求预测等,其中仓内机器人包括自动导引运输车、无人叉车、货架穿梭车、分拣机器人等,主要用于仓库中的搬运、上架、分拣等环节。例如,自动导引运输车 可以利用电脑来控制其行进路线及行为,分拣 机器人利用传感器、物镜和电子光学系统可以快速进行货物分拣。

企业一般通过研发或采购 等三方相关设备,其中研发类的包括亚马逊、京东、阿里菜鸟等,采购第三方类包括顺丰、 DHL Express、中通等;在智慧物流场景下, 物流公司可以利用积累的物流数据,判断不同 区域物流量大小,结合人工智能相关规划技 术,由计算机自动地进行优化学习,从而给出最优选址模式;通过手机用户消费特征、商家历史消费等大数据,再利用大数据算法提前预测需求、前置仓储与运输环节,而不是等消费 下单之后匆忙调货。

03配送智慧化

集成全球定位系统(GPS)、配送路径优化模 型、多目标决策等技术,把配送订单分配给可用的车辆,实现配送订单信息的电子化、配送决策的智能化、配送路线的实时显示、配送车辆的导航跟踪和空间配送信息的查询显示,协同仓库部门一起完成配送任务。

配送中需要的智能技术包括无人机配送、无人车配送、众包配送、智能快递柜等,而冷链配 送更需要在以上智能技术基础上,结合物联网技术,在配送车内安装温控装置,实时监测车内的温度状况,确保全程冷链正常;同时,用户下单后可通过手机实时观测车内的状况。在疫情期间,杭州无人车配送成了一道亮丽风景,在疫情这个特殊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利用无人机、无人车,可解决商品最后1 km 短距离智慧化配送问题,减少人力使用。例如, 京东研发了装备激光雷达、GPS定位、全景视觉监控系统、前后防撞系统、超声波感应系统等智能装备的无人配送车,其能够精确感知周边环境并完成配送。可进一步研发,使无人车能够做出越来越智能的决策。

04包装智慧化

针对包装,可借助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等手段搜集和管理包装商品的生产及销售分布等相关信息,记录包装物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物品质量的变化;进而,通过包装实现对物品特性、内在品质及其在运输、仓储、销售等流程中相关信息的实时了解。

05装卸智慧化

智慧装卸是包括装上卸下、传送移动、分 拣、堆垛、出入库等作业活动的立体化、动 态化过程。可在一定区域内借助无人搬运车(AGV)、传送设备、智能穿梭车、通信设备、监控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等技术,实现物品空间位置和存放状态的改变,完成智能装卸过程。

06数据处理智慧化

数据智慧化处理包括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存储和信息处理等,快速、准确地进行海量数据的自动采集和输入,实现物流信息集成和整合,通过数据库的整理、加工和分析,为物流作业的运作、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信息基础和经验 借鉴,保障物流作业合理和高效运作。

例如,大数据处理调度中心应具有自动预测、异常监控报警、数据关联分析、大屏可视化等功能,以满足数据汇聚、数据处理以及数据服务的全流程调度,进而极大地提升数据处理的效率,实现其分析处理海量数据以及复杂业务场景的需求;同时,将数据分析结果实时展现在大屏中,辅助市场监管方及时了解产品、运输、仓库、市场交易动态,以便及时做出科学客观的决策。

其中,自动预测功能可通过对产品、运输、仓库、市场交易信息等情况进行统计,自动预测农产品需求供给状态、交易价格趋势等内容;异常监控功能是对车辆运输状态、仓库管理状态进行实施跟踪,对异常信息进行监控;数据关联分析是通过数据关联分析,对农产品进行产地、流通环节等分析,进而进行追溯;大屏可视化是从产品、运输、仓库、市场交易等方面对冷链物流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平台进行可视化展示。

我国智慧冷链物流模式

就目前而言,我国智慧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装备等方面存在不足,加之冷链物流具有时效性、复杂性和高成本性等特点,冷链物流全程智慧化仍有一定的挑战性,但仍在紧密锣鼓的探索中。

目前,可从冷链供求特性和冷链物流整体发展特点对智慧冷链物流模式进行分类。

根据智慧冷链服务特性分类

根据冷链供求服务特性,我国智慧冷链物流模式可以分为7大模式,即仓储型、配送型、运输型、综合型、平台型、电商型和供应链型,其代表企业从不同的角度,结合现代化技术手段实 现阶段性的智慧化管理及运行。

01仓储型模式

仓储型即常说的冷库,就是要实现冷库的智慧化管理;然而,我国冷库方面还存在着行业集中度低的问题,目前仍无具有超强整合能力的巨头。目前,中国冷链物流行业按此种模式运营的企业中,以太古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和普菲斯亿达冷冻仓储有限公司为代表。

02配送型模式

在冷链物流行业中,最为常见的便是配送型企业,主要服务于超市供应商、超市配送中心、连锁餐饮配送中心、生鲜电商4类客户;配送型企业倡导集约共配构建全国网络,实现智慧化配送;主要代表企业有北京快行线冷链物流有限公司、上海唯捷物流有限公司、深圳曙光物流有限公司等企业。

03运输型模式

所谓运输型,主要是指从事货物低温运输业务为主,包括干线运输、区域配送以及城市配送。在运输型模式中,以双汇物流投资有限公司、上海荣庆物流有限公司、众荣冷链物流有限公司等为代表。

04综合型模式

所谓综合型是指以从事低温仓储、干线运输以及城市配送等综合业务为主,代表企业有招商美冷物流有限公司、上海广德物流有限公司、北京中冷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等。和单一的冷链物流企业不同,其业务比较广泛,涉及到仓储、运输和配送等方面。

05平台型模式

平台型模式是指以大数据、物联网技术、IT 技术为依托,融合物流金融、保险等增值服务,构建“互联网+冷链物流”的冷链资源交易平台。该模式可以解决冷链物流行业资源信息不对 称的问题,引领集约化、智慧化发展,主要代表服务平台有码上配、冷链马甲等。

06电商型模式

随着生鲜电商的蓬勃发展,与之配套的冷链物流也得到快速发展。电商型冷链物流是一种新兴模式,主要指的是生鲜电商企业自主建设的冷链平台,除了自用之外,还可以为电商平台上的客户提供冷链物流服务。

该模式可优化整合资源,发展势头强劲,代表有顺丰冷运、菜鸟冷链等。经过2年的发展,顺丰集团又于2020年发布了顺丰冷运食品陆运干线网。据了解,菜鸟网络也专门为生鲜行业出台了1套解决方案,已经在 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建立冷链分仓, 并且保证36个城市24h必达。

07供应链型模式

供应链型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到终端整个过程提供低温运输、加工、仓储、配送服务,然后由分销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总的来说,就是将供应商、制造商、物流商和分销商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这种商业模式比较先进,是国内最近几年才兴起的。

根据智慧冷链物流发展特点分类

根据目前我国智慧冷链物流发展特点,总结了供应链一体化模式、众包模式及物流园区模式等。

01供应链一体化物流模式

传统物流无法满足市场发展需求,而互联网和物联网为智慧物流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完善 “农地到餐桌”农产品流通链条,农产品物流及农产品电商可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强合作,打造 “生产基地+智慧物流信息共享平台+智慧物流港+用户”模式——农产品智慧物流。

02供应链一体化模式。

典型案例(潍坊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批建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从农产品产地到消费者的农产品直采、直供、订单农业体系,从农资选择、农产品生产,到农产品包装、流通加工、上市等环节,都利用智能标准化的操作和监督检测,也便于现代农业产业园、物流企业及政府强化对农产品的品控管理,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可靠,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和价值增值空间。

03众包物流模式

连锁超市与物流企业结盟运转的农产品物流模式,通过大型卖场、连锁超市、物流企业等来组织物流的运作,从而把农产品通过配送中心送到消费者手中;利用拥有空闲时间与资源的大众群体进行配送,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有利于解决农产品配送难的问题。典型案例(众包模式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京东到家上线的众包物流模式“京东众包”首先在北京正式实行,是京东到家的延伸,在北京开通,在上海试运营, 提供超市商品、鲜花、外卖3类线下实体店优质资源的配送,在居住密集地区实现“2h快速送达”服务。

04物流园区模式

农产品物流园区模式具有运输集散、仓储、配送、流通加工、报关、检验检疫等多种功能。通过依托物流园区的物流基础设施,把农产品从供给方送达到需求方。农产品物流园区模式能够为入驻园区的企业提供农产品展示和展销服务, 通过收集处理、分析公布与农产品交易及产品相关信息,以洽谈、拍卖等方式实现现场交易、现场结算。

农户、生产基地、供应商将农产品放在地利物流园区专属位置,简单加工处理后进行存储,农产品在物流园区平台有3个去向:一是通过二级批发商购买;二是大型超市采购;三是各散户收购。该过程包含商贩到物流园区到超市或买家的物流活动,以及超市或买家到物流园区再到商贩的资金流活动,各个环节都包含信息流动,物流园区作为交易平台和增值环节而存在。

05其他

规范冷链物流企业基础建设是确保冷链物流绿色化发展的基础,第一,进行冷链物流企业的 基础资源整合力度,通过竞争与合作的方式扩大企业运输规模,实现冷链物流的集聚化、产业化;第二,通过现代互联网系统的应用,建立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集散、运输的经济化、现代化;第三,对冷链物流企业的基础运输设施进行规范,如升级冷库制冷设施、提高冷库贮藏和服务功能,保证运输车辆环保节能等。

冷链智慧物流发展的环境与挑战

中国智慧冷链物流未来将呈现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网络化物流新业态,物联网技术让庞大的物流资源得以被感知,云计算技术使海量数据隐藏价值得以被挖掘,人工智能利用数据价值为物流业务赋能,给物流行业插上数字力量的翅膀,形成多任务并行的结构模式,实 现物流行业效率的革命性提升。

01冷链物流信息共享化与可视化

冷链物流信息闭塞、不透明是制约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一大“痛点”,是导致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资源分配不合理、冷链成本过高以及增加农产品冷链流通周期时间的主要问题之一。实现冷链物流上下游信息共享是改善冷链物流效率、确保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防止发生农产品冷链物流 “断链”问题以及提高消费满意度的关键,同时也是打通冷链物流体系,形成相对完善的冷链物流产业链条的关键性解决措施之一。

冷链物流信息共享不仅包括农产品冷链物流流通中各环节环境参数、食品质量安全情况、操控参数等相关信息的实时可视化,也包括生产商、供应商、销售商以及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共享,对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供销一体化流通模式、最大化冷链物流资源利用率以及实现冷链物流智能化、自动化操控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02冷链物流操控智能化与自动化

随着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建设与发展,互联网、物联网与区块链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大数据挖掘分析、云计算技术在整个冷链物流产业链上的广泛应用,农产品冷链物流智能化、自动化操控成为未来冷链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与需求。

实现冷链物流操控智能化不仅可依据农产品所需温湿度标准存储需求,实现冷链物流各环节温湿度环境参数的自动化、智能化操作、监测与控制,也可显著降低冷链物流各环节人力、物力成本投入,提高冷链物流运行管理效率,实现食品质量与安全可追溯、可监控以及订单信息与位置可跟踪。

另外,实现农产品冷链物流各环节智能化、自动化操控管理,可减少人为主观因素对改善冷链物流企业运营效率的影响,且对冷链物流各个环节相关行业或国家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推动冷链物流各环节操作向精细化、专业化发展以及实现绿色冷链物流具有重要的促进与铺垫意义。

03冷链物流运营精细化与专业化

伴随着冷链物流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的不断发展,针对农产品在冷链物流流通中的每个环节都可实现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实时监控,通过客观的大数据统计与挖掘分析,冷链物流每个操控环节存在的不足或隐患都可被及时获知,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与优化,这可极大地促进与推动我国冷链物流向精细化、专业化管理运营方向发展。

通过增强精细化、专业化的冷链物流管理运营模式不仅可确保新鲜农产品在冷链物流每个流通环节都处于合理适宜的低温环境,使每个流通环节冷链业务分工明确、细致,便于出现质量与安全问题时落实责任;同时,对提高冷链物流各个环节的运营效率、降低全链条运营成本投入以及提升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全球化市场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9、构建千亿冷链格局,广州“大冰箱”如何跑出加速度

南方都市报  时间:2024-03-07

三月伊始,广州街头繁花盛放,五彩缤纷,鲜艳热烈,一如千年商都源源不断迸发的活力与生机。

2023年,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广州历经重重考验,GDP总量突破3万亿,稳固了全国经济第四城的地位,展现出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韧劲。

甲辰龙年,广州“新春第一会”喊出了“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广州”的响亮口号。“GDP突破3万亿”只是新起点,广州有更高追求,到2035年经济总量翻一番。以新质生产力支撑高质量发展,广州的未来,依旧值得期待。

在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南方都市报广州新闻部推出“活力湾区、新彩广州”特别策划,看广州如何继续抢抓粤港澳发展大机遇,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从春天出发,繁花一路相迎。

2022年,南沙港区进口冷链货值227.4亿元,同比增长81.9%,2023年,南沙港成为中国内地最大的车厘子、榴莲进口港。智利的车厘子、马来西亚的榴莲、泰国的鸡爪、厄瓜多尔的白虾……在广州港南沙港区的国际冷链中心,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上百种生鲜货品。

有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冷链需求总量达到3.5亿吨,同比增长6.1%。随着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产地销地冷链设施建设的稳步推进,以及电商冷链物流系统的发展和冷链装备水平的显著提升,冷链物流行业规模增长趋势明显。

旺盛的消费需求驱动之下,广州的冷链物流行业也步入高速发展阶段。

2024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国家物流枢纽和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推动大型物流企业面向中小微企业提供普惠性服务。构建千亿冷链格局,助力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又将如何发挥广州所能?

01在广州港连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个港口

狮子洋上不时传来的汽笛声,望不到边的堆场区里拖车吊机穿梭其中,这是广州港南沙港区繁忙的日常。

南沙国际冷链中心于广州市南沙区龙穴街道龙穴岛海港大道东侧,这里是全国目前最大临港冷链仓库群及综合性冷链物流分拨基地,也被称为“广州港大冰箱”。

项目自2022年5月投产,规划建设46万吨冷库。其中,一期已建成3座冷库、1个冷藏箱堆场、1栋配套楼和1个外堆场,总库容22.7万吨。二期工程规划建设3座冷库,冷库沿道路南北向布置,空间布置规整高效。

项目主要配备包括-23℃低温冷藏间、0℃高温冷藏间和0℃穿堂以及全温区独立隔间冷库,可为客户提供冷冻冷藏、保税查验、加工配送、商品展示交易、供应链金融等一站式服务。

2022年10月25日,南沙国际冷链正式启用海关指定监管场地查验功能,可同时开展162个进口冷链货柜的查验,查验效率大幅提升,单位时间内货物查验处理能力较以往提升近三倍。

截至2023年6月,广州港南沙港区国际集装箱航线总数超过150条,联通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随着南沙港铁路开出首趟中欧班列,实现了“陆上丝路”和“海上丝路”的无缝连接。依托南沙港铁路,广州港南沙港区与船、港、货及铁路多方合作打造海铁联运公共平台,先后设立内陆港办事处32个,常态化运行中欧中亚班列和海铁联运班列36条。

工作人员介绍,在此之前,生鲜冻品和水果等货物需要通过外地港口再转入广东市场。如今,货主只需提前完成申请,货物抵达广州港南沙港区后最快可在两个小时内完成卸船、放行等环节,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凭借地处珠三角核心经济区的天然优势,冷链货物通过高速、快速公路向外辐射,一小时覆盖珠三角城市群,通往全国各地。

02多项目创新举措,助“广州港大冰箱”领“鲜”全国

让冷链物流在这里跑出加速度是多项创新举措的成果。

《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南沙要“增强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功能”“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大宗原料、消费品、食品、艺术品等商品供应链管理平台”。

抢抓历史机遇,近年南沙区不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联合驻区联检单位及广州港集团等企业,通过建立精准服务机制、制定冷链保障措施、提升口岸通关效率、培育做强冷链产业链、发挥政策引导支持等措施。

以“整合存量、发展增量”为抓手,广州港南沙港区进一步优化冷链查验场地资源配置,联同广州南沙国际冷链有限公司和广州海新冷冻仓储有限公司打造全国最大的进口冷链查验平台。其中,广州南沙国际冷链有限公司可满足162个冷藏箱同时查验,确保进口肉类、果蔬、水产品等从查验到存储“全链条不断冷”;广州海新冷冻仓储有限公司内进口冷链食品查验区和进境水果查验区,共设置45个配备打冷插头的全封闭冷链查验卡口,可满足货物查验通关过程中不同环境的温度需求。

广州市交通运输局方面透露,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为依托,在枢纽区设立具有冷链仓储、加工、包装、转运等功能产品配送中心,吸引冻肉、海鲜、预制菜、鲜花、生物医药等冷链产业集聚,结合冷链班列及冷链城市配送体系,探索供港蔬菜肉类等生鲜物品一关三检体系形成内外联通的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有效实现产业规模集聚效应,形成具有区域性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冷链产业平台。

依托南沙“多区叠加”的政策优势,广州海关不断提升跨境贸易营商环境,创新出台“提前申报”“船边分流”“两段准入”等一系列具有南沙特色的便利化冷链监管举措。

在“港口+园区”冷链货物集散模式的支持下,广州港南沙港区通过码头内部拖车直接进入南沙国际冷链中心完成通关环节的各项工作,进口水果整体通关时效提升25%以上。

03从卖全球到买全球的“带货达人”,关联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作为我国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主枢纽港和集装箱干线港口,广州港见证并参与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从最初运有丝绸、茶叶、瓷器的小船,到如今运载新能源汽车、水果、咖啡豆的大型集装箱船舶,广州港南沙港区逐渐发展成为买全球、卖全球的“带货达人”。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物流枢纽已经成为人才、信息、资金、技术及人流、物流各类要素集聚地。”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周怀峰指出,物流枢纽经济效应的外溢,不局限于物流服务本身,通过物流延伸到更大区域形成增量物流,促进物流业在当地专业化、集聚化、规模化发展,实现物流业的专业化经济、集聚经济、规模经济,形成物流创新产业集群。通过物流枢纽的集散功能,将本地产业导入全国乃至全球供应链和引进外地产业,推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度衔接,有助于枢纽所在地形成系列关联产业聚集并形成专业化产业创新集群。

自南沙国际冷冻中心成立以来,广州港南沙港区吸引了包括广州港物流、海新冷库、山姆冷链、合捷、中可诚等冷链仓储企业落地扎根建设;在金融“活水”的赋能下,广州港集团联合担保公司为欧泰贡、永泰、番禺建业等客户提供以冻肉、冻水果为质押物的质押监管业务。

依托广州“单一窗口”跨境贸易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南沙冷链产业链在不断拓展延伸,构筑冷链企业集聚“高地”,推动南沙冷链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逐步覆盖冷链信息、冷链物流、冷链仓储、冷链金融等,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2023年3月,广州南沙纬民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香港青年创业者练仲纬的项目正式落户南沙,公司以进口马来西亚榴莲为主营业务。“在此之前我们多次走访考察了周边的冷链中心,也在其他地区试过租赁,对比之下,广州港南沙港区是最理想的选择。”练仲纬透露,成本和配套服务是其选址的主要因素。此外,能实现从港口码头或南沙港国际冷链中心直接到客户手中也是他最为看重的。

练仲纬介绍,“过去,进口水果抵达港口后,会送到江南市场等集散地,水果店可以到江南市场取货。但在南沙港区租用了冷冻仓后,可以实现从码头直接送到客户手中,减少了中间的环节,节约了周转时间和成本。”

2023年3月,随着公司第一批马来西亚榴莲如约而至,练仲纬的订单数量也跟着跑了起来。从一开始的半个货柜订单,到两个月卖出一个货柜的榴莲,同年9月,公司卖出了五个货柜的榴莲。受益于内地庞大市场,公司首年的营业收入突破1000万元,增长速度之快更坚定了练仲纬在内地发展的信心。

便捷的冷链物流配套,让练仲纬少了很多顾虑。2024年1月,练仲纬在南沙环宇城开设了第一家榴莲体验店,让进口榴莲真真正正实现到港即可销售。除了线下门店,公司也积极开拓了线上渠道。接下来,他们还将引进新品种,创新营销模式,立足南沙,辐射全国。

10、冷链物流如何发展、预制菜如何突破?贵州物流界有一次最新冷链市场分析

贵州日报  时间:2024-03-10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文件中明确提出优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加快建设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县域产地公共冷链物流设施,为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了推动行业的持续创新和发展,鼓励和支持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3月7日,贵阳市交通物流行业协会举办了一场学术沙龙,邀请贵阳市交委交通服务中心副主任陈章鹏、贵州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烨、贵阳市农业农垦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黄德泽,贵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王茂春、厦门艾思珂冷链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冬华、贵州高速集团高级工程师周敬等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进行政策解读和市场分析。

本次活动由贵州大学校友会管理学院分会、贵州省现代物流信息化产业联合会、贵州省智慧物流研究院、贵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支行等单位协办。

融合发展寻新机

“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为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指导方向。”活动中,王茂春以《基于中央一号文件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创新》为题,对历年国家政策及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与农产品物流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深刻剖析与解读,并提出了相应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创新形式等。

王茂春认为,新时代下,产业融合成为行业发展新模式,贵州在延长农业产业链方面,要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康养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电商的全产业链,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一批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为一体的科技示范点。通过与相关产业的深度合作和创新融合发展模式探索,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将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服务水平和降低运营成本。

此外,他认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将迎来技术创新的高峰期。智能化、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冷链物流的监控和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服务效率。同时,新技术的引入也将催生出更多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创新。

行业洗牌迎挑战

“预制菜国标将出炉,行业将迎来大洗牌。”谢冬华以《预制菜敏捷供应链解决方案》为题,从设施设备创新角度提出了预制菜敏捷供应链的解决方案。他认为,国标下,预制菜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的供应链体系、完善仓储物流网以及全智能冷链运输体系为预制菜行业发展保驾护航。

据《中国新闻周刊》1月22日消息,预制菜国标报送稿已经出炉,最快半年内便会有结果。其中最大的亮点是禁止添加防腐剂,同时必须冷链运输。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此举将大幅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有助于行业健康发展,同时这也是对去年“预制菜进校园”舆情的积极反馈。

“根据市场调查,预制菜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有望三年内达到万亿市场规模。”在谈到预制菜引发的争议时,谢冬华认为,本质源于预制菜没有标准化,缺乏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特别是物流环节。预制菜冷链物流还处在初级阶段随着市场对品质、短保的需求增加以及三线、四线市场下沉,预制菜冷链物流的标准化、敏捷化要求还会进一步增加。

贵州预制菜产业处于风口中

“食材供应链采用冷链物流是大势所趋,但是在短期内施行强制性标准的可能性不大。”周敬以《物流观察:预制菜与冷链物流》,在分析预制菜行业的基础上,剖析了贵州省建设预制菜冷链物流供应链的前景、可行性与必要性。

预制菜涉及到的物流大致分为两段,第一段主要是预制菜各种原材料、包装材料等从上游集货到加工厂,在中央厨房经过加工成成品之后。主要的原材料,通常包含了果蔬、肉禽及水产品等食材,一般都需要冷链物流,按照严格意义的全程冷链要求,首先从产地预冷、冷链运输、进入加工厂冷库短存,最后进入加工环节,确保主要食材在加工前保持足够的新鲜度。

“贵州省的预制菜产业会得到较大的发展,这不仅仅有政府的高度关注与支持,还与我们的农产品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周敬认为,作为国家冷链骨干基地,贵州的预制菜产业正处于风口之中。

去年,贵州印发《加快推进贵州省生态特色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二条措施》,明确抓住国内预制菜市场迅速发展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贵州省农特产品资源、生态和文化三重优势,采取目标化、项目化、市场化、专班化的方式,政企协力,抓供给、拓市场,高质量发展“贵字号”绿色生态预制菜。

同时,各地通过盘活存量,依托龙头企业,引入第三方建设等方式发展预制菜产业园区,鼓励预制菜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集中入园发展,推动产品协作配套、品牌共建共有。

今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国际物流体系建设,加强冷链物流、寄递配送设施建设。在此背景下,周敬认为,中央厨房+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成为现代餐饮行业发展的新趋势,贵州以国家冷链骨干基地为基础,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是可行的。

11、江苏外贸从“新动能”中寻求“新增长”

新华日报   时间:2024-03-01

疾驰的中欧班列、繁忙的港口码头、通达全球的跨境电商,以及货进货出的海外仓……春节假期,江苏与世界的贸易连接一如既往,无数外贸人依然忙碌。

当前,我省正在实施外贸创新发展攻坚行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将为“稳外贸”增添新动能。数据显示,我省跨境电商去年全年出口增长12.3%。在全球供应链重组的“变革期”,江苏外贸亟需从“新动能”中寻求“新增长”。

风起之时,转型派探寻“新航向”

“跨境电商团队一直在线,处理订单、记录用户反馈,设计、研发部门以最快时间将海外消费者的新需求转化为新产品。”众星摩托总经理杨洚春节假期忙着测算新一年目标。今年,他有信心将跨境电商业务做到公司外贸业务的15%,除稳定美国电商市场外,还将积极拓展欧洲市场。

杨洚的选择,是当下我省众多传统外贸企业的发展方向。即便跨境业务占比还不算太多,但对他们来说,这是一条必蹚的“转型路”:只有靠近消费端,才能明白真正的“需求点”,才能真正推动优质产能出海,从而把握住外贸的未来“航向”。

去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传统外贸企业敏锐感受到市场变化: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加剧,摸准市场需求,才能把握住一些确定性。

“隔着经销商,信息往往还是滞后了些,只有靠近市场,才能及时调整产品设计、性能,从而抢到先机。”金彭集团金易顺外贸平台品牌负责人侯大富说,借助跨境电商,企业将电动三轮车通过直播方式推介给海外客户,不用在海外开门店就收获不少订单。去年,该企业出口额增长超30%,产品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贸团队也从5个人发展到60多人。企业正积极筹划首家海外旗舰店,建设海外周转仓,设立海外加工厂,进一步拓展出口业务。

跨境电商“风”已起,但从“观风向”到“追风者”,依旧需要不小的勇气。对于入局跨境电商,“外贸老兵”杨洚很谨慎,“做跨境电商,不是注册一个号、找一个平台、发些产品链接这么简单。”组建专业团队、海外品牌宣传、退换货等这些成本计算下来,是一笔不小开支。他告诉记者,从2022年开始,公司先后投入500万元组建“电商线”,并正式在亚马逊平台上线直通美国市场的“绿色便捷自行车”,直到去年3月,跨境电商板块才陆续收到订单,“我们组建一支专门设计团队,及时根据美国消费者的反馈调整产品,今年我们美国市场的跨境订单货值有望突破千万元”。

“外贸老兵”走上转型之路,是江苏外贸突围求变的一个缩影。产业基础深厚、制造能力成熟是江苏的鲜明特点,但眼下,如何提升优质产能供给,以“适销对路”的产品更稳健地打开海外市场,是江苏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成为“破题之举”——

为推动江苏企业借助跨境电商出海,打造享誉全球的自主国际品牌,当前,亚马逊全球开店与省商务厅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在支持江苏本地企业发展数字贸易、完善出口跨境电商产业服务集群,以及加强跨境电商人才培训等工作上取得成果,1000多家江苏省优质企业成功上线亚马逊。在亚马逊的全球站点,凭借丰富的外贸经验和优质的产品,江苏卖家在家居家具、服装服饰、玩具宠物、健身运动、工业用品等类目表现突出,在打造自有国际品牌方面展示出极大的发展潜力。

一边是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优质产业带力求突破,一边是快速发展的跨境平台对高质量供应链的期待,在国家大力支持外贸新业态的背景下,跨境电商成为产业带转型的新机会。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仅靠自己的力量跨境出海、直面海外消费市场还有许多“关”要闯,语言隔阂、营销玩法、流量争夺、物流投入,关关都需人才和资金。搭船,跟着“产业带”走出去,让许多观望的企业坚定了信心。“跨境电商不只是一门生意,还是一个面向未来的选项。”江苏国威总经理倪晓峰最近忙着设置公司官网的英文版,对海外市场的“线上开拓”是他今年工作的重点。

做大跨境电商等出口新业态,也成为今年江苏外贸创新发展的重点举措。我省将实施“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全年重点建设15个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带,培育110个以上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30个以上跨境电商知名品牌,同时加强公共海外仓供需对接。

承压之下,求变者嗅到“新商机”

在外贸承压的态势下,没有谁能独善其身,唯有开辟新空间、寻得新增长点,才有出路。

每天直播超16小时,粉丝数超百万,开播6天商品交易总额破100万元……高强度的节奏、潮流感满满的场景布置、专业的产品介绍,很难想象这是一家国企经营的“直播间”。去年2月,江苏苏豪成立新零售企业江苏苏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推动新零售和新经济发展。传统国企为什么转型直播带货?苏豪数字科技公司董事长刘臻介绍,公司成立初期就争取到韩国MLB服饰抖音独家经销权,通过直播经销、代销,有利于企业快速积累经营国际品牌的经验,这也将为苏豪后期发展自主品牌奠定基础。

企业还在积极探索转型,试图以“新业态”开拓“新航向”。近一年来,苏豪将优势外贸主业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型,密集调研40多家生产型企业、工业设计公司、行业协会后,公司快速明确方向,自主研发、设计出一款极具转型意义的“拳头产品”——消费级储能箱。产品在去年的德国博览会上“一炮而红”,成功签约两批70万美元订单,年后开工后已陆续出货运往欧洲市场。“这场试验性极强的尝试证明,国企‘大块头’,只要肯转,也能快速、灵巧地在这场‘调整战’中找到新机遇、新动能。”刘臻表示,这是苏豪控股集团首个自主品牌新能源产品,毛利率超过40%,并已形成完整知识产权体系,今年企业将把重点放在探索“工商业储能+数据中心”业务新模式上,布局发展新赛道。

锚定外贸新业态,传统外贸企业感受到风向,敢转、敢拼“搏出彩”。与此同时,服务贸易企业也敏锐地嗅到商机,积极入局。

外贸独立站是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有力工具,跟传统跨境电商平台不同,跨境独立站不需要依赖于平台或中介,而是自主掌握网站的运营、营销、物流、售后等环节。江苏未迟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专注于提供出海数字化服务的企业。“通过搭建品牌独立站,企业可以全权掌握品牌展示和传播,拥有更多自主权和议价权。打造独立站其实就是在打造品牌,通过丰富内容帮助企业讲好品牌故事。”该公司市场部负责人郝达杰介绍,公司还提供海外数字媒体营销运营、品牌增值、数据分析等服务,为企业增加品牌曝光和展示机会,将社交媒体上的流量引入到独立站,转化为企业自身的私域流量和订单。

在进出口过程中,通关障碍成为外贸企业最大的问题之一。“比如关税种类繁多,难于归类,以汽车行业为例,其零部件供应商分属不同企业,台账管理非常复杂,而要承担的稽查风险又很大,如果由系统来做统一管理效率会高很多。”朗新一诺(苏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刘艳蕙介绍,通过公司研发的金关之星关务及贸易合规系统,在通关时间上平均可节省8小时,降低95%以上的贸易风险。

共赴未来,善竞合赢得“大市场”

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依然在加剧,无法独善其身的不光是企业,各省各地都需要跳出“区域”思维,以更大格局协同作战,增强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

“在全球产业链大重构的背景下,中国制造必须用好‘调整期’,补短板、固底板、锻新板,这需要各地握指成拳,共同构筑产业链竞争新优势。”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江苏自贸研究院院长韩剑说,从江苏产业结构来看,很多企业位于上游,大多生产配套、零部件等“中间品”,这些“贡献”无法体现在外贸进出口的“数值”上。但于中国外贸而言,江苏仍然是维持整体韧性的“关键量”,其含金量“闪烁”在更广泛的产业协作中。他认为,江苏作为国内外产业循环发起点、联结点,应从国内贸易增加值和国际贸易增加值“双重协同”的视角发力,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江苏贡献。

伺服电机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苏智马科技有限公司的主打产品,主要销往广东、浙江等外贸大省。“伺服电机属于通用产品,工业机器人、纺织设备、自动化生产线等各个领域的设备,尤其是对工艺精度、加工效率、工作可靠性要求较高的设备,都需要用到高端伺服电机。公司自2016年创立以来在研发端持续发力,每年至少将营收的5%用于研发投入。我们给浙江很多工业企业做设备配套,比如塑料机械、纺织机械等行业,去年我们在浙江的市场销售额超过500万元、同比增长10%。”该公司总经理张昌盛说,今年,企业新推出大功率永磁同步伺服电机,一季度订单额就达7000万元、同比增长12%。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区域间的外贸合作已成为影响我国外贸韧性的重要因素。眼下,优化贸易便利化是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的重要任务,贸易数字化转型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更高水平贸易便利化提供了空间和可能。

去年9月,长三角三省一市商务主管部门共同签署《深化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商务发展合作协议》。目前,长三角通关一体化建设取得一定进展,比如上线了长三角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专区。这个专区不仅具有货物报关、申报功能,还有货物的物流查询功能,通过这个“单一窗口”可以查询货物的运输状态以及到达时间等信息,形成“通关+物流”的协同服务。另外,还实现了长三角地区网上业务的协同办理,上线一系列以项目化为支撑的功能,包括跨区域数据看板、保税燃油跨关区加注、沿海空箱调运等,将进一步降低外贸企业成本。

12、苏州高贸区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暨作风效能建设大会

苏州工业园区高端制造与国际贸易区   时间:2024-03-06

3月5日上午,苏州工业园区高端制造与国际贸易区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暨作风效能建设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和总书记对江苏、苏州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园区各级部署要求,动员全区上下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企业需求,以主动作为、奋发有为的政治担当,全面打响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攻坚战、主动仗,为高贸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过去一年,高贸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应对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保持良好态势。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的先进典型。会议对2023年度高贸区先进集体、企业服务标兵、党建共建示范单位、ESG社会责任领军企业、经济贡献卓越单位及改革发展优秀协作单位进行表彰。

会议指出,营商环境是地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区域吸引投资、留住人才、激发创新活力的关键所在。新的一年,高贸区上下要切实增强优化营商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提升企业的获得感为目标,树立起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效率导向,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会议强调,要倾力做强“高贸服务”。落实好宣传好市优化营商环境“苏十条”、园区“助企惠民十条”等政策,用好企业动态感知系统,精准掌握企业各类需求;优化网格化企业服务机制,助力企业解决扩产能、再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帮助企业达产增产;擦亮“高贸同心汇”亲商服务品牌,搭建行业交流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携手发展。

要不断提升“高贸效率”。全力按下项目建设“加速键”,加压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与投产,着力打造“拿地即开工”项目高地;高效推进金光科技产业园建设,加快导入一批牵引力大、撬动性强、经济贡献大的高质量项目;提速推进动迁攻坚,加速推进产业用地更新,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

要有效完善“高贸保障”。常态化开展调研分析,研判大环境影响下的产业波动和企业变化;充分发挥“自贸区+综保区+贸易功能区”三区叠加政策优势,不断推进创新业态再拓展、创新举措再突破;健全优化功能区级风险预警、风险防控联动和灾害事故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为企业发展做好保障。

要切实锻造一流作风。主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难题,奋力实现项目快进、企业奋进、招商大进,确保实现首季“开门红”;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把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工作做扎实做到位,以务实的作风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会上,园区海关唯亭办、金龙汽车、华润医药、迅镭激光、金光集团代表分别作交流发言。

高贸区党工委、管委会全体领导;区内直属条线机构、单位负责人;各局办、事业单位相关人员;物流中心及下属公司班子成员;受表彰的先进集体代表、先进个人及企业代表等出席会议。



分享到:
苏州工业园区智慧物流平台

分享到:

0512-62586751
Copyright © 2011-2023 苏州得尔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0750544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