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苏州工业园区智慧物流平台官方网站
登录 退出
苏州工业园区智慧物流平台
 
 
政务舆情链
分类

政务舆情链

2023年第17周政策舆情周报(20230424)
编辑:小编 时间:2023-05-04 浏览:

苏州工业园区智慧物流服务平台

2023年第17

政策舆情汇编

 

2023年4月24日

苏州得尔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总第   086 

 

1、交通运输部:这个行动计划,明确了未来五年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思路目标和行动任务

近日,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印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五年行动计划》),明确了未来五年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思路目标和行动任务,对于行业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http://www.chinawuliu.com.cn/zixun/202304/18/604072.shtml

2、商务部:将继续积极推进贸易数字化国际规则谈判进程

4月23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介绍,贸易数字化是信息技术在贸易各环节的应用,是对贸易全链条的数字化赋能和升级重塑。经国务院同意,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制定了粤港澳大湾区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建设方案,这是我们国家第一个贸易数字化领航区。与此同时,开展了贸易数字化指标体系研究,在正在进行的春交会也就是第133届广交会上,举办贸易数字化创新发展论坛。目前,贸易数字化的重点是推进货物贸易数字化。商务部正在推进贸易管理、贸易方式数字化。同时,我们着眼于贸易全流程效率提升,正在研究积极推进贸易环节、贸易服务、贸易主体的数字化赋能升级,助力企业降低交易成本。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30NTJLP0534A4SC.html

3、人民日报:一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8% 我国外贸开局平稳逐月向好

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89万亿元,同比增长4.8%。我国外贸开局平稳,呈现逐月向好态势,进出口增速逐月提升。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4月1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尽管外部形势严峻复杂,但我国外贸仍然展现出较强韧性。综合研判,今年实现外贸促稳提质的目标有支撑。

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15164721445380020160&item_id=15164721445380020160

4、人民日报:铁路水路联手 物流降本增效

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重要突破口,以铁水联运为代表的多式联运,在政策持续加力和经营主体发力下,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近日,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推进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聚焦提升联运畅通水平、提高联运服务效能等4方面13项具体任务,提出到2025年,全国主要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达到1400万标箱,年均增长率超过15%等目标。这意味着,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步入快车道,社会物流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3385290687248441&wfr=spider&for=pc

5、中国证券报:商务部会议指出 在抓好农产品冷链物流等方面采取务实举措

商务部部长、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文涛近日主持召开部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指出,在抓好农产品冷链物流等方面采取更多务实举措,打响商务服务乡村振兴的特色品牌。

会议总结了前一阶段工作情况,研究商务服务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和定点帮扶工作计划,部署下一步工作。

会议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从服务党和国家战略全局出发,充分认识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继续发挥联通内外、贯通城乡、对接产销的商务优势,落实帮扶举措,推动工作落地开花。

要牢牢把握产业振兴这个重中之重,围绕“土特产”下功夫,特别是在抓好农产品冷链物流、利用展会平台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等方面采取更多务实举措,打响商务服务乡村振兴的特色品牌。要加大调研力度,继续指导帮扶县开展好防返贫监测预警,把帮扶政策衔接好、措施落到位,千方百计拓宽脱贫地区群众增收渠道。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304202696811133.html

6、经济参考报:线上商超物流配送跑出“加速度”

天猫超市快递包裹从次日达提速为半日达;盒马“5公里1小时送达”配送服务上线,盒马云超全国绝大多数省市实现配送次日达;京东物流正式推出“云仓达”业务,同城电商全城送半日达,近日多家商超特别是线上商超在提升物流配送上开足马力,这背后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也是行业围绕数智供应链体系展开的新一轮角逐。

http://www.cinic.org.cn/hy/wl/1425517.html

7、第一财经:中欧班列(武汉)开通“欧洲-武汉-台湾”铁海多式联运通道

中欧班列(武汉)再添新线路。4月19日,一个经中欧班列(武汉)运回的测试柜从武汉发往台湾基隆,全程通过 “中欧班列(武汉)+内贸铁路+海运”方式运输,标志着“欧洲-武汉-台湾”铁海多式联运通道正式打通。

这批货物于德国杜伊斯堡装车始发,经阿拉山口入境后到达武汉,通过内贸铁路中转发运至宁波,再从宁波港经海运直达台湾基隆。此次多式联运新通道的开通,为欧洲与中国台湾之间货物运输提供了新的物流解决方案,实现了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高效融合联通。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3671772344012378&wfr=spider&for=pc

8、咸宁新闻网:数字技术为交通物流提质增效,物流行业专家走进腾讯总部参观学习

传统的物流行业正迎来新的变革机遇。

为响应和落实国务院“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要求,加快物流数字化转型,加强产研交流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配合,助力大湾区智慧交通建设和综合一体化物流枢纽示范的打造,4月14日,腾讯智慧交通与深圳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携手,共同组织的「腾云驾物 物畅其流」物流行业专家走进腾讯活动顺利举办。

http://ex.chinadaily.com.cn/exchange/partners/82/rss/channel/cn/columns/snl9a7/stories/WS6440f9e0a310537989370c17.html

9、河北日报:加快构建现代商贸物流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作为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贸物流是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的重要载体,发挥着连接国内国际市场的纽带作用。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是党中央赋予河北的功能定位。我们要聚焦这一功能定位,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快构建现代商贸物流设施、运行、服务和政策保障体系,推动物流业做大做强。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2R45COK0550HZDF.html

10、网易网:大宗物流煤炭货运发展遇瓶颈,数字化打开破局之路

大宗物流煤炭货运发展遇瓶颈,数字化打开破局之路

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部发展快,而西部发展较慢;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西部资源丰富,东部相对资源欠缺,这两大特点,决定了我国大宗物流长途运输的基本特征。

大宗商品物流的出发点,不是“快”,而是要降低成本。从涉及的物流基本环节来看,运输是大宗物流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而在运输这一环节中,以长距离运输为主。

煤炭作为工业生产的“粮食”,是大宗商品中最重要的一员,其价格占到了火电、钢铁、化工等行业生产成本的多半,而在煤炭行业,煤炭物流费用则高居成本之首,达50%以上,也就是说,煤炭物流成本直接影响着工业企业的效益。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30HOLB50516U24V.html

11、北方网:9 项全国首创!天津海关累计推出 178 项创新制度措施支持自贸区建设

从天津海关了解到,天津自贸试验区挂牌 8 年来,天津海关累计推出创新制度措施 178 项,先后有 12 项措施向全国复制推广。其中," 融资租赁大型设备海关异地监管 " 等 9 项创新举措为全国首创。

融资租赁、保税维修、保税展示交易是我市重点发展的新兴业态,天津海关专门推出 " 维修改装 + 租赁 " 业务模式,可实现保税状态飞机异地维修、再租赁,截至目前已为 18 架飞机办理了该项业务,涉及货值 26.93 亿元。今年前 3 个月,天津保税维修业务进出口货值达 34.2 亿元,产品涵盖飞机、工程机械、集装箱、显卡等多个品类。同期,天津关区办理的特殊区域保税货物区外展示业务,合计价值达 2.09 亿元,同比增长 72.1%。

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443cd6d8e9f0918da4f1010

12、苏州新闻网:物流成本可节约近20% 苏沪两港联合发布内河集装箱运输新产品

在苏州举行的“苏州港内河集装箱运输系列产品发布会”上获悉,苏州港、上港集团长三角多式联运(上海)有限公司强强联手,推出“苏州ICT(内陆集装箱枢纽)2.0版”等产品,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助力提升苏州当地外贸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2U7R3CP0534B975.html

13、【江苏】:实施数字交通赋能专项行动

近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印发《2023年江苏数字交通赋能专项行动方案》(简称《方案》),按照“1+2+1”数字交通发展框架,围绕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速客货运输数字化转型、强化政务服务效能等5个方面,大力实施20项58件具体任务,推动数字交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江苏交通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发布全国首个智慧公路、智慧航道建设技术指南,建成五峰山新一代高速公路、太仓港自动化码头等智慧交通示范工程,建成了全国第一个省级路网云控平台,建成并推广全国首个“北斗+内河船舶导航系统”。

http://www.chinawuliu.com.cn/zixun/202304/20/604212.shtml

14、【江苏】:一流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

全省各地喜讯连连。总投资10亿美元的博世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及自动驾驶研发制造基地在江苏苏州工业园区奠基;江苏无锡高新区太湖湾科创城一季度54个科技项目集中签约;江苏南通三条过江通道张靖皋长江大桥、崇启长江公铁大桥、海太长江隧道全面推进,施工现场如火如荼。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3月28日上午,江苏省召开机关作风建设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在会上说,增强发展信心活力,必须以务实作风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构筑江苏高质量发展持久强大的引力场。

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5971318226024134468&item_id=5971318226024134468

15、【江苏】太仓零碳智慧物流园插上“绿色翅膀”

风电、光伏等绿电成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新引擎。近年来,太仓以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为核心,大力优化调整产业、能源等结构,全面强化环保、节能等技术应用,高标准推进零碳园区、零碳建筑、零碳社区建设,成功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

http://js.ifeng.com/c/8PBUod30CXs

 

1、这个行动计划,明确了未来五年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思路目标和行动任务

交通运输部官微   时间:2023-04-18

近日,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印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五年行动计划》),明确了未来五年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思路目标和行动任务,对于行业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一、深刻领会《五年行动计划》的重要意义

建设交通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代做好交通运输工作的总抓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交通强国。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统称“两个纲要”),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明确了顶层设计。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五年来,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截至2022年底,我国综合交通网突破600万公里,总规模居世界前列;客货运输量和周转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快递业务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交通运输加快创新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与世界相交,发挥了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服务性作用,有力保障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但交通运输发展也面临着综合交通网络布局不够均衡、高质量发展任务依然繁重、运输结构调整任重道远、保障国际国内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面临挑战、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情况依然存在等困难和问题。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作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战略安排,明确了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对交通运输相关工作作出部署安排,进一步强调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出了一系列交通运输发展的新要求,充分体现了交通运输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赋予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新的使命任务。

未来五年,交通运输进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新阶段。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国铁集团制定印发《五年行动计划》,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实践经验,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构建起未来五年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十大行动框架,提出了53项重点任务。《五年行动计划》将党中央关于交通运输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到各项行动任务之中,确保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行动,是扎实推进“两个纲要”实施、做好“十四五”“十五五”两个五年规划衔接的重要抓手,是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的关键举措。

二、准确把握《五年行动计划》的行动任务

《五年行动计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人民至上、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的基本原则,按照任务式、条目式、清单式体例,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化举措、标志性成果、可量化目标,将党中央关于交通运输的重要部署落实到各项行动任务之中,需要准确把握、深入落实。

《五年行动计划》注重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提出,“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要求。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重要的服务性行业,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服务保障作用。《五年行动计划》在十大行动之一“现代化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行动”中提出,要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优化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布局,加快建设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加快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建设一批综合客运枢纽,支持一批城市加强综合货运枢纽及集疏运体系项目建设,推进一批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努力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在十大行动之二“运输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中提出,要构建快速便捷的城乡客运服务系统和舒适顺畅的城市出行服务系统,建设高效顺畅的货运与物流服务体系,促进物流降本增效,着力构建优质高效的运输服务新体系。在十大行动之三“交通运输服务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行动”中提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优化乡村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服务布局,推进区域交通运输协调发展。

《五年行动计划》注重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在“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中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等要求。交通运输行业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塑造交通运输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五年行动计划》在十大行动之四“交通运输科技创新驱动行动”中提出,要完善科技创新基础制度,加强交通战略科技力量、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智慧交通建设,健全交通科技创新体系;要聚焦载运工具、工程装备、生产作业装备、应急保障装备、救助打捞装备等交通运输装备的瓶颈问题,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开展攻关与示范应用,提升相关技术和产品自主化研发能力和水平。在十大行动之八“交通运输人才队伍建设行动”中提出,要培养国家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和行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领域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构建新型智库体系,构建以职业院校为主体、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交通运输人才队伍;要做好干部队伍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增强培养系统性、持续性、针对性,提升领导干部政治能力,优化系统公务员队伍结构,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

《五年行动计划》注重推动绿色发展,完善安全保障体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提出,“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推进交通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在“十一、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中提出,“完善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和重要专项协调指挥体系”,强化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在“十四、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提出,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推进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交通运输行业着力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五年行动计划》在十大行动之五“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行动”中提出,要开展运输结构调整专项行动,促进重点区域运输结构调整,持续推动大宗物资“公转铁、公转水”,加快发展铁水联运、江海直达运输,提升城市绿色货运配送能力;要推动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协调管理,节约集约循环利用资源;要加强交通运输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交通用能低碳多元发展。在十大行动之六“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强化行动”中提出,要构建现代工程建设管理体系,提升工程安全管理水平,强化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要健全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体系,推动安全生产向事前预防转型,加强行业安全生产监管;要加强交通运输调度指挥系统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有效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在十大行动之七“交通运输开放合作提升行动”中提出,要推进交通运输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着力推动国际运输便利化,加快建设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推进交通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促进全球交通合作。

《五年行动计划》注重深化改革提升管理能力,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二十大报告在“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中提出,“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在“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提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在“十五、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提出,“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交通运输行业加强法治政府部门建设,深化交通运输改革,构建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体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五年行动计划》在十大行动之九“交通运输深化改革提升管理能力行动”中提出,要全面推进交通运输工作法治化,完善交通运输法律法规体系,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持续深化交通运输大部门制改革,完善适应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初步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交通运输高标准市场体系。在十大行动之十“加强党的建设”中提出,要加强党对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化理论学习,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廉政建设,强化督导检查,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有力保障。

三、扎实做好《五年行动计划》的贯彻实施

《五年行动计划》着眼打基础、管根本、利长远的重点工作,绘制了今后五年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施工图”。《五年行动计划》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政策保障、加强实施管理三项实施要求,真正迈向行业齐抓共管、方式统筹协调、部省上下同心、产业融合共建的“大合唱”。我们要全面落实《五年行动计划》的目标要求,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全过程管理,确保各项任务落地实施、如期完成。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深刻认识贯彻实施《五年行动计划》的紧迫性、重要性,肩负起新时代交通人的使命任务,强化部省衔接、部门协同、上下联动,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2、商务部:将继续积极推进贸易数字化国际规则谈判进程

界面新闻  时间:2023-04-23

4月23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介绍,贸易数字化是信息技术在贸易各环节的应用,是对贸易全链条的数字化赋能和升级重塑。经国务院同意,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制定了粤港澳大湾区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建设方案,这是我们国家第一个贸易数字化领航区。与此同时,开展了贸易数字化指标体系研究,在正在进行的春交会也就是第133届广交会上,举办贸易数字化创新发展论坛。目前,贸易数字化的重点是推进货物贸易数字化。商务部正在推进贸易管理、贸易方式数字化。同时,我们着眼于贸易全流程效率提升,正在研究积极推进贸易环节、贸易服务、贸易主体的数字化赋能升级,助力企业降低交易成本。重点是“四个推进”:

第一,推进贸易供采对接数字化。广交会在全面恢复线下实体展的同时,线上平台实现常态化运营,也就是说,在广交会实体展闭会期间,广交会“永不落幕”。为此进行了140多项优化服务,持续增强线上功能,支持企业进行线上推介、产品展示、供采接洽、线上线下信息共享等。我们也注意到,各地都在积极发展数字展会、“云展会”,对此,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多措并举便利客商互动交流,贸易成交,从而帮助外贸企业拓展贸易机会,拓展贸易空间。

第二,推进贸易服务平台数字化。推动增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强化贸易全链条数字化应用。目前,一些地方都做了非常积极有效的探索,像重庆正在试行电子提单系统应用,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货运提单流程电子化流转。深圳已经就“电子信用证”系统进行了多轮测试,技术上实现进出口货款电子单据结算。引导地方在标准版“单一窗口”基础上,根据各地实际,研发并接入地方特色应用板块,力求实施“一站式”应用集成,从而提升企业报关效率,促进降本增效。

第三,推动外贸基础设施数字化。重点是支持地方和大型企业持续加快智慧港口建设、智慧海外仓建设,推进安全可控的自动化装卸、智能化系统应用,提高口岸作业单据电子化流转水平,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部分地市试点开展港口、仓储、货代、船公司、运输企业以及外贸企业之间的数据共享,协同运转,实施全流程智慧化管理。像广东茂名口岸物流协同平台已经在4月6日正式上线运行。对这些地方探索当中的成熟经验,我们将积极推动,在更多地区复制推广。

第四,推进构建贸易数字化国际规则。中国正在申请加入CPTPP以及DEPA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并积极开展谈判工作。今年3月,中国加入DEPA的工作组已经进行了第一次磋商,从成员方就无纸贸易、国内电子交易框架、物流、电子发票、电子支付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同时,支持一些省市开展贸易数字化国际合作。2022年,浙江在首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就举办了DEPA主题论坛,与成员国专家就数字贸易规则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在深圳、苏州等地,正在探索电子发票、数字身份等系统跨境兼容对接。

立足于这些实践,我们将继续积极推进贸易数字化国际规则谈判进程,支持和指导地方进一步研究对标高标准国际规则,试点贸易数字化国际合作项目。

3、一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8% 我国外贸开局平稳逐月向好

人民日报  时间:2023-04-14

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89万亿元,同比增长4.8%。我国外贸开局平稳,呈现逐月向好态势,进出口增速逐月提升。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4月1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尽管外部形势严峻复杂,但我国外贸仍然展现出较强韧性。综合研判,今年实现外贸促稳提质的目标有支撑。

外贸主体活力进一步增强

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45.7万家,同比增加5.9%

1月份,受春节假期影响,进出口下降7%。2月“由负转正”,当月增长8%,3月同比增速提升到15.5%,呈现逐月向好态势。一季度整体增长4.8%,较去年四季度提速2.6个百分点。

外贸经营主体数量稳中有增,呈现出新活力。一季度,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45.7万家,同比增加5.9%。其中,民营企业38.4万家,增加7.5%,进出口5.18万亿元,增长14.4%,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2.4%。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3.04万亿元,国有企业进出口1.65万亿元,分别占进出口总值的30.7%和16.7%。

“民营企业连续四年担当我国外贸发展主力军。”吕大良介绍,2022年,民营企业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达到了50.9%,年度占比首次超过一半。今年一季度,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所占比重进一步提升。

海关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6.46万亿元,同比增长7.9%,占进出口总值的65.3%,较去年同期提升了1.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68万亿元,增长12.7%;进口2.78万亿元,增长2.2%。

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均实现增长。一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3.27万亿元,同比增长7.6%,占出口总值的57.9%;其中,汽车、家用电器和蓄电池分别出口1474.7亿、1412.4亿和1163.4亿元,分别增长96.6%、3.2%和84.8%。同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9474.6亿元,增长5.7%。

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

“新三样”合计出口2646.9亿元,同比增长66.9%

一季度,我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合计出口2646.9亿元,同比增长66.9%,占我国出口比重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达到4.7%。

近年来,全球对新能源、绿色低碳领域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国际市场的旺盛需求也带动我国绿色低碳产品出口增长。去年“新三样”拉动我国出口整体增长1.7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大,一季度拉动出口整体增长2个百分点。一季度,我国“新三样”对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出口记录,其中对欧盟、美国、东盟、韩国和英国市场出口分别增长88.7%、88.1%、103.5%、121.7%和118.2%。

一季度,我国中西部地区实现进出口1.84万亿元,同比增长12.6%,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下,中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外贸进出口占比持续提升,我国外贸区域结构进一步优化。

“中西部地区发挥区位优势,推动跨境运输便利化,通道运行和物流效率不断提升。”吕大良说,一季度西部陆海新通道进出口9695.2亿元,增长10.1%。中老铁路开通一年多来,在中国东盟贸易中发挥了日趋显著作用,今年一季度共监管验放进出口货物88万吨,增加219%。

通过边境口岸开展的边境贸易规模稳步提升。一季度,边民互市和边境小额贸易合计进出口897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11%,占中西部地区外贸比重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达到4.9%。

外贸市场拓展更均衡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6.8%

一季度,我国对前十大出口市场大部分保持正增长。其中,对东盟、日本、欧盟出口分别增长28%、5.3%、0.3%,对韩国、印度和墨西哥等出口增速超过了两位数。外贸区域市场进一步开拓发展,同时也更加均衡。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占我国外贸整体的比重,从2013年的25%显著提升到2022年的32.9%。”吕大良说,一季度,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6.8%,较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高12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总值的34.6%,提升3.5个百分点。其中,对沿线东南亚、西亚北非、中亚、南亚等区域进出口分别增长16.1%、12.5%、32.2%、4.1%。一季度,我国以铁路、公路运输方式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分别增长24.6%和61.8%。

一季度,我国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14个成员国合计进出口3.08万亿元,同比增长7.3%,占同期我国外贸总值的31.2%,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0.8个百分点。吕大良分析,一季度,我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增长超过一成的达到7个,其中对新加坡、老挝、缅甸进出口增长均超过两成,分别达到45.8%、37.8%、29%。

吕大良表示,当前,全球经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和难预期性风险加大,我国外贸发展将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相信随着我国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外贸向好势头有望进一步延续。”他表示,海关今年根据企业诉求,对有关政策措施作进一步优化升级,将持续释放政策措施红利,更好地助力外贸促稳提质。(记者杜海涛)

责任编辑:丁霞

4、铁路水路联手 物流降本增效

人民日报  时间:2023-04-17

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重要突破口,以铁水联运为代表的多式联运,在政策持续加力和经营主体发力下,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近日,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推进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聚焦提升联运畅通水平、提高联运服务效能等4方面13项具体任务,提出到2025年,全国主要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达到1400万标箱,年均增长率超过15%等目标。这意味着,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步入快车道,社会物流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铁水联运取得哪些成效?行动方案的出台,将从哪些方面助推铁水联运迈向高质量发展?日前,记者采访了交通运输部水运局有关负责人及相关企业。

去年全国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同比增长16%

多式联运是由公路、铁路、水路、管道等运输方式中的两种或以上有机结合,通过相互协调、衔接和转换共同完成的运输过程。作为多式联运的重要方式,铁水联运是指铁路和水路高效联合运输。

“铁路、水路在大宗货物和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方面,运量大、成本低、能耗小、污染轻,铁水联运可以充分发挥这一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在降本增效的同时,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交通运输部水运局有关负责人说。

以宁波舟山港为例,通过开展铁水联运业务,使西南省份有了通向北美、南美等地区的快速出海通道。从重庆运至宁波舟山港的外贸集装箱,在时间上由传统水运的十二三天缩短为58小时,物流成本较公路运输节约近50%。

不仅如此,与公路运输相比,铁水联运的节能减排效果更加明显。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业务部海铁中心副主任张周龙介绍,去年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完成145.2万标箱,节约燃油9200万升,相当于节省10.7亿元;减少碳排放26万吨,相当于新增森林面积650平方公里。

这是我国铁水联运深入推进的一个生动缩影。交通运输部水运局有关负责人说:“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铁水联运进入快速发展期,增长动力和发展优势逐步显现。”

运输总量快速增长。“十三五”期间,全国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由“十二五”末的236万标箱增长到687万标箱,年均增长23.8%。2022年,全国集装箱铁水联运量为875万标箱,同比增长16%,远高于全国货运量的增长速度。

运输结构持续调整。目前,沿海主要港口煤炭集港全部改由铁路和水路运输,2020年沿海主要港口矿石铁路和水路疏港比例较2017年提升近20个百分点,既有效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又助力节能降碳。

基础设施加快联通。“十三五”期间,交通运输部会同相关部门利用车购税资金,支持26个集疏运铁路进港项目建设。目前,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和长江干线主要港口铁路进港率均超过80%。

完善运价调节机制,推动信息开放互通

铁水联运,关键在“联”。基础设施联通水平、运输组织效率如何进一步提升,是铁水联运迈上新台阶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部分线路联运成本高,缺乏市场竞争力问题有待改善。“海铁联运环节多、成本高,其中铁路成本是主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跨路局运价下调空间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港口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张周龙介绍。

河北港口集团业务部部长刘洪表示,要实施灵活的铁路价格调整策略和运费结算体系,针对具体发运货种、路径、流向,充分结合汽运、海运市场价格变化,及时、快速调整铁路发运价格,推动形成铁水联运比较优势。

对此,行动方案提出健全市场价格体系,研究完善铁路运价调节机制。鼓励铁路、港口、航运企业实行铁水联运价格优惠,将为推进铁水联运降成本、增效益提供指引。

另一方面,路港数据难共享制约铁水无缝衔接。“目前,海铁联运还存在信息不互通的问题,特别是铁公水之间‘最后一公里’衔接数据难以共享。”张周龙说,由于系统尚未打通互联,港口只能掌握集装箱的铁路在途信息,集装箱一旦进入内陆场站即无法查询,未形成有效的信息闭环。

刘洪建议,加强航运、铁路、公路等行业的联合协作,通过建立信息接口、资源开放共享,共同推进联运信息平台建设,才能提高联运模式的综合服务能力。

对此,行动方案提出推动5G、北斗导航、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铁路水运行业深度应用,推动海关、海事、铁路、港口、航运等信息开放互通。“这对提升铁水联运业务信息化水平,提高铁水联运综合运输效率,塑造铁水联运服务优势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刘洪说。

“十四五”末,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在2020年基础上翻番

为推进铁水联运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了到2025年的系列目标,包括长江干线主要港口铁路进港全覆盖,沿海主要港口铁路进港率达到90%左右;沿海主要港口利用疏港水路、铁路等运输大宗货物的比例达到80%。

“长江干线主要港口铁路进港实现铁水联运全覆盖,意味着届时长江干线铁路和水运运输网络基本联通,‘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极大缓解,长江物流大通道进一步畅通。”交通运输部水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将为支持我国长江经济带发展、畅通国内国际大循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全国主要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到2025年达到1400万标箱意味着,“十四五”末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将在202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年均增长率达到15%,届时铁水联运设施网络将更加完善,社会物流成本进一步下降,运输服务更加高效,重点区域运输结构更加优化。

据介绍,相关部门将建立重点项目跟踪调度机制,以加快铁水联运基础设施的无缝衔接。其中包含集疏运铁路项目74个,计划投资1708.1亿元,建设港口集疏运铁路总里程1645.2公里。

5、商务部会议指出 在抓好农产品冷链物流等方面采取务实举措

中国证券报  时间:2023-04-20

商务部网站4月19日消息,商务部部长、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文涛近日主持召开部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指出,在抓好农产品冷链物流等方面采取更多务实举措,打响商务服务乡村振兴的特色品牌。

会议总结了前一阶段工作情况,研究商务服务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和定点帮扶工作计划,部署下一步工作。

会议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从服务党和国家战略全局出发,充分认识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继续发挥联通内外、贯通城乡、对接产销的商务优势,落实帮扶举措,推动工作落地开花。

要牢牢把握产业振兴这个重中之重,围绕“土特产”下功夫,特别是在抓好农产品冷链物流、利用展会平台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等方面采取更多务实举措,打响商务服务乡村振兴的特色品牌。要加大调研力度,继续指导帮扶县开展好防返贫监测预警,把帮扶政策衔接好、措施落到位,千方百计拓宽脱贫地区群众增收渠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表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没有产业支撑,要实现乡村振兴是不可能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定要从各个地区的资源条件、发展阶段、区情出发,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建立各具特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魏后凯说。

专家指出,当前,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领乡村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对相应的冷链物流配套基础设施提出更高要求。作为连接产销、调节供需矛盾的关键环节,完善的冷链物流不仅能有效降低农产品产后损耗,还能有效提升生鲜农产品批量储备与跨区域调配的效率,实现生鲜农产品供需平衡。冷链物流蓬勃发展也有利于实现农产品择期错季销售,能有效提升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市场竞争力和产业抗风险能力,为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近期,多地出台政策,持续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能。例如,浙江省政府近日印发的《乡村振兴支持政策二十条》提出,实施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智慧农业、农产品冷链物流、农产品加工等六个百千工程,加快农业基础设施补短提能。江西近日印发的《关于全力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城乡冷链物流骨干网和“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配体系建设等。

此外,会议还要求,要压紧压实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凝聚商务服务乡村振兴合力。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阶段性梳理,将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固化下来,形成长效机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新的商务贡献。

6、线上商超物流配送跑出“加速度”

经济参考报  时间:2023-04-16

天猫超市快递包裹从次日达提速为半日达;盒马“5公里1小时送达”配送服务上线,盒马云超全国绝大多数省市实现配送次日达;京东物流正式推出“云仓达”业务,同城电商全城送半日达……记者了解到,近日多家商超特别是线上商超在提升物流配送上开足马力,这背后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也是行业围绕数智供应链体系展开的新一轮角逐。

商超物流配送跑出“加速度”

近日,菜鸟联合天猫超市在杭州启动半日达物流,快递包裹从下单到签收仅需半天。“我们在杭州率先启动夜揽晨配模式,实现物流24小时高效运转。”菜鸟物流副总裁、菜鸟国内供应链事业部总裁帅勇介绍,目前消费者上午下单,超过一半在下午6点前送达;晚上以及深夜的订单,超过一半在上午送达。到今年年底,天猫超市半日达将覆盖全国20个城市,其中人口数量千万级别以上的城市实现全覆盖。

在此前“3公里30分钟送达”的基础上,盒马“5公里1小时送达”配送服务近日也在全国上线。另外,针对没有盒马的区域和城市,从今年4月起,消费者可以选择在盒马云超下单,其中大部分消费者可以享受次日达服务。

随着消费者对大宗家电等网购需求增加,不少商超在“大件送装”上发力。

“以往由于距离限制,偏远地区想体验长三角地区的购物时效很不容易。而随着苏宁易购物流基地一期和二期相继投入使用,大大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目前,新疆乌鲁木齐可实现当日达,其他地州实现2至3日达。”新疆苏宁物流有限公司配送总监孟信帮表示。

据介绍,目前苏宁易购物流在近300城可实现大件次日达,其中包括一些偏远地区。孟信帮表示,未来,苏宁易购物流将在新疆核心地州设置前置仓,今年将在新疆增加32家门店。

竞相发力数智供应链体系

商超物流配送跑出“加速度”的背后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也是行业围绕数智供应链体系展开的新一轮角逐。

在菜鸟仓内,免税品将由机器人全自动分拣,平均每小时处理1000单以上,是人工作业的3倍。依托以澄迈、三亚为核心的数智化仓配网络,针对海南免税行业打造的“5小时快递圈”可辐射海南主要机场、码头及城配业务,完成海南岛内快速调拨。“通过供应链数智化转型,全链路可提效40%以上。”菜鸟海南业务负责人朱娇表示。

据介绍,菜鸟未来还将持续围绕全渠道能力建设、免税业态共建、数智化供应链解决方案等加大投入。

盒马云超“送全国”服务的背后,则是其打造的多温层供应链体系。目前盒马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西安6个城市完成了常温仓和冷冻仓建设,具备多温层商品的全国发货能力。同时,盒马在靠近北京、广州、郑州、成都、嘉兴5个城市主要批发市场的位置建设了5个水果加工中心,与位于昆明的鲜花直采基地和产地仓一起,可以通过盒马云超销往全国。

日前,京东物流也正式推出“云仓达”,通过供应链SaaS系统,将末端站点的配送能力进行开放,为经销商同城非即时需求的订单提供半日达履约方案。“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供应链管理并做出改变,以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这将推动企业对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京东物流CEO余睿表示。

天眼查数据显示,近3年仓储服务相关企业年均注册增速保持在20%以上。此外,仓储物流机器人、自动化物流仓储设备、移动式物流仓储箱等相关专利数量逐年增长。

持续提升供应链整体效率

业内专家认为,随着零售电商逐渐进入存量市场,物流行业的竞争已经从价格战转向物流服务持续升级和优化。加快建设仓配一体的高稳定性数智供应链体系,提高商品履约效率、规模效应以及覆盖区域等成为关键。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线上购物的普及,消费者对物流配送时效和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数智供应链体系通过建立供应链数据平台,实现了各环节信息的实时采集、处理和共享,提高了供应链运行效率和协同能力。通过供应链协同化管理,提高了供应链整体效率和响应速度。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了供应链智能化水平和风险预测能力。

业内专家指出,目前供应链数据平台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数据准确性、完整性及应用效果有待提升,供应链效率和响应速度以及各环节间的协同效率尚需提高,供应链智能化水平及风险预测能力还需强化。

“对此,商超需不断完善仓储网络能力,优化仓网资源效率,构建安全、可靠、高效的物流供应链体系,包括加强仓储设施网络升级和改造,提高仓储设施利用率和服务水平;健全物流信息化系统,提高物流信息处理效率和精度;建立完善的物流合作体系,提高物流供应链整体效率和竞争力等。”朱克力说。(记者 班娟娟)

7、中欧班列(武汉)开通“欧洲-武汉-台湾”铁海多式联运通道

第一财经   时间:2023-04-20

中欧班列(武汉)再添新线路。4月19日,一个经中欧班列(武汉)运回的测试柜从武汉发往台湾基隆,全程通过 “中欧班列(武汉)+内贸铁路+海运”方式运输,标志着“欧洲-武汉-台湾”铁海多式联运通道正式打通。

这批货物于德国杜伊斯堡装车始发,经阿拉山口入境后到达武汉,通过内贸铁路中转发运至宁波,再从宁波港经海运直达台湾基隆。此次多式联运新通道的开通,为欧洲与中国台湾之间货物运输提供了新的物流解决方案,实现了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高效融合联通。

据货主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程运输时间预计30天,比传统海运缩短14天左右,速度更快、时效性更有保障,且绿色环保,有效降低了企业综合物流成本。

长期以来,中欧班列(武汉)运营主体汉欧国际围绕客户前后端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物流解决方案。为开通此次多式联运新通道,汉欧国际对接客户发运需求,多次拟写发运方案,与武汉海关、宁波海关建立协调联动机制,为货物及时顺利通关提供保障;提前做好货物到武汉后的卸载、转运等准备工作。后期,汉欧国际将大力拓展多式联运模式,降低客户综合物流成本,延伸中欧班列服务链条,推动多式联运业务不断实现新突破。

据了解,汉欧国际先后开辟“日本-武汉-欧洲/蒙古国”多式联运、“韩国-武汉-欧洲”双向、“欧洲-武汉-香港”等五条中转贸易通道,充分发挥了中欧班列(武汉)通道优势,整合武汉铁路、水运、口岸等资源,为建设中部强大市场和内陆开放高地提供支撑,助力武汉加快形成国际物流中转新枢纽。

8、数字技术为交通物流提质增效,物流行业专家走进腾讯总部参观学习

咸宁新闻网  时间:2023-04-20

传统的物流行业正迎来新的变革机遇。

为响应和落实国务院“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要求,加快物流数字化转型,加强产研交流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配合,助力大湾区智慧交通建设和综合一体化物流枢纽示范的打造,4月14日,腾讯智慧交通与深圳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携手,共同组织的「腾云驾物 物畅其流」物流行业专家走进腾讯活动顺利举办。

活动现场,40多名物流企业代表齐聚腾讯滨海大厦,共同探讨如何基于AI等新技术驱动物流行业效益提升,分享行业前沿科技应用和成果案例,促进行业内的交流与合作,为大湾区经济圈综合物流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添砖加瓦。

深圳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张广峰部长在致辞中表示,现代化、智能化的大湾区经济圈综合物流体系建设需要行业管理者、智慧物流技术供应商、物流企业加强交流、协同配合。物流企业走进腾讯这样的科技巨头,除了了解最新的科技趋势,学习前沿的科技理念,还在于寻求更好的数字化助力。他相信,AI、云计算等新技术对于赋能传统物流行业有巨大价值。

腾讯智慧交通物流港口领域负责人崔博指出,腾讯十分重视在交通物流领域的投入,物流是腾讯发力产业互联网的重要场景。针对物流行业的痛点,腾讯主要是通过数字技术服务业务场景,例如AI、地图LBS服务、云计算等实现物流行业的降本增效。

他提到,早在2021年,腾讯就与招商局港口集团签署合作协议,联合成立智慧港口科技创新实验室,为包括港口、物流、贸易商、终端消费在内的整个港口生态圈提供智慧物流等数字化服务。此外,腾讯联合深圳机场打造机场物流平台,通过数字技术提升机场物流整体工作效率,助力打造高水平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腾讯研究院讲师孙猛则是从品牌的高度阐释了腾讯服务客户的理念:从品牌的使命和愿景出发,从服务C端用户的消费互联网到服务B端用户的产业互联网,腾讯始终坚持用户为本,科技向善。在对B端的服务方式上,腾讯强调以“调查”和“协作”的手段,第一是通过详实的调查和海量的数据先充分挖掘,厘清用户、客户的真实诉求,第二是以外部协作共赢,内部多业务整体协同的理念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当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和自然语言理解的对话式AI全网爆火,人工智能技术再次站上了风口浪尖。如何通过AI赋能物流行业,推动物流行业提效升级?也是会上专家们关注的焦点。

腾讯企点产品架构师蒋静洁介绍了AI等技术对物流企业数字化营销的价值:实现多场景、全链路的私域营销,智能链接公域和私域,驱动业务成长。

她围绕链接、数据和决策提出三个核心命题:从技术驾驭到业务创新、从组织变革到文化重塑、从数字化能力到人才的培养。业务实践中,腾讯推出的企点货代通产品,可作为连接器把货代需要用到的系统连接在一起,打通货代各个环节,解决信息孤岛搬运问题,提高行业的运行效果。企点货代通可用于包括营销、报价、订舱、订单全流程可视化等在内的各类业务场景,帮助企业全面提高用户体验和粘性。

针对AI在物流领域的场景应用,腾讯云智能AI产品解决方案总监吴娟做了重要分享。据吴娟介绍,腾讯云在计算机视觉、文字识别、语音识别与合成、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AI技术领域,取得5000多项专利,获得多项权威认证,助力物流数智化建设。

例如,基于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等AI技术,在人、车、货、场等物流场景下,智能视频分析应用将助力智慧物流园区的打造;暴力分拣和叉车违规场景的AI识别应用,将有助于提升作业规范;智能验箱方案可提升物流港口智能检测效率;AI还可以快速识别物流领域的各种卡证、单据,从而大大降低人工成本。

总之,行业本身的数据,基于AI平台,加上腾讯的模型训练和精调,即可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出场景化的工具,解决业务中降本增效的需求。

在活动最后的开放讨论环节,到场嘉宾围绕AI赋能物流行业进行了热烈探讨,谈到了实践中AI应用遇到的一些挑战和问题。

大家一致认为,只有根据场景精细化的要求不断优化AI技术,实现易用、可用、可靠、安全,才能更多挖掘出技术带来的价值。AI的广泛应用也需要行业一起努力,在统一、标准化、高质量的数据方面做更多工作,同时需要构建融合共享的行业生态,一起克服更多技术落地中出现的问题。

9、加快构建现代商贸物流体系

河北日报   时间:2023-04-2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作为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贸物流是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的重要载体,发挥着连接国内国际市场的纽带作用。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是党中央赋予河北的功能定位。我们要聚焦这一功能定位,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快构建现代商贸物流设施、运行、服务和政策保障体系,推动物流业做大做强。

建设现代商贸物流设施体系

物流基础设施是现代商贸物流的重要载体,我省应积极整合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商贸物流设施体系,发挥更大效应。唐山港应按照“存量设施整合提升为主、增量设施补短板为辅”的基本原则,扩建专业泊位,将港口物流业务进一步延伸到临港产业以及临港城市,推动唐山市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扩区升级。石家庄应统筹用好空港、陆港物流资源,加快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主动承接北京铁路货运功能外迁,形成综合货运物流枢纽集群。充分发挥保定邮政快递枢纽服务支撑作用,围绕石家庄与廊坊建设全国邮政快递重要核心枢纽,引导分散、自用的仓储配送资源与中小型物流企业向物流园区转移。加强物流园区水、电、路、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托盘化运作、甩挂运输等先进业务模式,推动各部门间实现信息与技术的互通互利。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广泛应用,商贸物流基础设施的协同化、网络化势在必行。石家庄、雄安新区两大交通枢纽,应深化与京津两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联动建设;石家庄、保定、唐山、邯郸、秦皇岛和沧州六个物流枢纽,应主动承接京津向河北转移的商贸物流产业;秦皇岛港、唐山港和黄骅港三大港口,要加快实现互联互通,完善港口配套基础设施,通过运输专线、共享运输站(场)及标准化建设增进港口之间的海陆联系。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构建物流信息网络,增强商贸物流基础设施间的联运能力。加快智慧物流园区建设,通过设施物联网和信息互联网对现有设施及业务进行改造、对生产运作方式及运作流程进行智慧升级。

优化现代商贸物流运行体系

充分发挥我省“东出西联、承南接北”的区位、交通优势,优化商贸物流空间布局。以构建“枢纽+通道+网络”运行体系为目标,努力构建“一环、两集群、六通道、多节点”物流布局形态。加强铁路、公路两大主要运输通道之间衔接,发展“公铁”联运,建设区域间快速联系交通网络。加快省内道路建设,拓展与周边省(区、市)的物流联通道路,加强省内“四好农村路”和“快递进村”工程中的交通道路建设。

以新技术为传统物流产业转型升级赋能,推动使用无人化分拣系统、自动化仓库、自动导引运输车等。加快建设城市智慧物流运行监测信息平台,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物流车辆,优化充电桩、加气(氢)站布局,推进研发无轨双源电动货车等。加速无人配送系统、网络平台货运等相关业态和即时直递等先进技术的使用,提升商贸物流企业的生产运行效率。

以多式联运为核心建立商贸物流新模式,解决跨运输方式、跨部门、跨区域一体化运输组织问题。各枢纽、各园区、各节点基础设施要衔接顺畅,通过提高车辆的载货率、缩短平均运距、节省物流处理空间和人力资源,形成更加合理、高效的配送模式,提高商贸流通效率。推广商圈便利店共同配送、专业市场商户共同配送等先进模式,为商户和客户提供一站式仓储和配送服务。推动城乡物流配送信息互联共享,促进共同配送智慧化、信息化。

以设备共享为重点建立装备循环共用新模式。推动货品运输过程中所使用的集装箱、托盘、笼车、周转箱等单元化装载器具循环共用,共享挂车池、运力池、托盘池等。商贸物流企业应多使用智能化托盘等集装单元化技术、研发使用适应生鲜农产品网络销售的可重复使用的冷藏箱,提升配送效率。要依托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物流设备的有效衔接、科学组织和合理调配,构建高效顺畅的现代商贸物流运行体系。

完善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体系

有效提升商贸物流服务的整体水平,应不断强化物流技术创新在现代商贸物流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从硬件技术与软件技术两方面抓起。商贸物流企业要积极更新硬件设备与数据信息设备,确保硬件设施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研发使用专门的数据处理系统与信息平台,以实现对装卸搬运体系、包装体系、采购体系的精准管控。此外,要进一步加强对服务质量测评指标、模型和方法的研究,建立物流服务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依托我省汽车、装备制造、新能源与钢铁等大型生产制造基地与特色产业集群,构建综合性购产销物流基地,形成上下游一体化的生产服务型节点。依托区域中心城市、县城与重点镇,实施批发市场、仓储分拨转运等物流设施退城进郊,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生活服务型节点。不断完善物流园区内的配套服务设施,提供供应链设计、商务会展、商业贸易等商务服务,提供多样化的配送服务,诸如紧急配送、夜间配送和节假日配送等,鼓励第三方机构开展物流企业服务质量评价。

构建现代商贸物流政策保障体系

构建现代商贸物流政策保障体系是推动商贸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各地既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保障政策,还要确保政策稳定性延续性,从宏观层面助推商贸物流企业更好地参与市场合作和竞争。要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深入基层调研项目建设情况,建立健全信息反馈制度,提高政策的精准度。要着手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打破隐形壁垒,为各类商贸物流企业提供平等的市场准入规则、公平的税费政策、公正的法治环境。

加强现代商贸物流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加快培养一批专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物流人才。通过组织学习、研讨、考察、培训、进修等方式,提高现有商贸物流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加强与国际知名物流企业的交流,加大国外高级物流人才引进力度,为加快现代商贸物流发展、建设物流强省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耿立艳 作者系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授)

10、大宗物流煤炭货运发展遇瓶颈,数字化打开破局之路

网易网  时间:2023-04-23

大宗物流煤炭货运发展遇瓶颈,数字化打开破局之路

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部发展快,而西部发展较慢;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西部资源丰富,东部相对资源欠缺,这两大特点,决定了我国大宗物流长途运输的基本特征。

大宗商品物流的出发点,不是“快”,而是要降低成本。从涉及的物流基本环节来看,运输是大宗物流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而在运输这一环节中,以长距离运输为主。

煤炭作为工业生产的“粮食”,是大宗商品中最重要的一员,其价格占到了火电、钢铁、化工等行业生产成本的多半,而在煤炭行业,煤炭物流费用则高居成本之首,达50%以上,也就是说,煤炭物流成本直接影响着工业企业的效益。

煤炭物流组成及数字化探索方向

具体而言,煤炭综合物流主要包括煤炭生产物流、煤炭销售物流和煤炭回收物流三部分。

煤炭企业生产物流就是指煤炭自工作面落地直到运输工具(火车、汽车等)外运的整个过程。由于煤炭开采方法(包括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的不同,生产物流也有很大差异。但概括起来说,煤炭生产物流系统都包括煤炭的开采、储存、装卸、洗选、运输等作业环节,对于煤炭生产物流的研究也应该以这几个共性环节作为切入点,提高煤炭的开采工艺,减少储存、装卸作业次数及其带来的环境污染,加大煤的洗选比例,提高运输效率。

煤炭销售物流是指煤炭产品在煤炭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实体流动。它由煤炭的外部运输和煤炭利用两个重要部分组成。对于外部运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传统的外部运输方式及运输路线的选择上;对于煤炭利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煤炭燃烧利用率和煤炭的深加工(如煤的汽化、液化等)方面。

煤炭回收物流主要包括煤炭生产过程中部分消耗的废旧物资的回收、煤炭开采过程中边角煤等的回采以及煤炭内外部运输过程中遗落煤炭的回收部分。废弃物流主要在两个环节产生,一是煤炭开采时排放的煤层气、煤研石等;二是煤炭利用所产生的粉煤灰和煤渣等。对煤炭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的研究,应集中在加强对回收物流的管理和废弃物流的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上。

能源需求短期内依然以煤炭为主

煤炭,从资源储藏地域看,华北地区比例最大,其次是西北地区,西南和华东地区的比例较小;而从需求应用角度看,以电力、冶金等工业企业为主,整体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因而形成西多东少、北富南贫的分布格局。

这种煤炭物流输入和输出区域在空间上的差异化分布,决定了煤炭物流「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基本格局,大量的煤炭资源自西向东、由南向北、长距离、多次转运,这也是煤炭物流的基本特点。

对大宗物流来说,时效性要求并不高,但对成本管理要求严,煤炭其运输、仓储方式所承载的系统物流成本是其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是降低运输成本关键因素。

当前,是煤炭物流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完善煤炭物流标准体系,促进煤炭物流产业升级是大势所趋。

虽然,世界进入了后煤炭时代,但中国能源需求以煤炭为主短期内不会改变,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仍将是全球最大的煤炭运输及物流市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支撑着大宗货运物流市场进一步扩展,煤炭物流市场规模越来越大,给煤炭物流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机会和挑战。

发展现代煤炭物流,对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强煤炭稳定供应能力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从政策上看,国内煤炭开采实施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开发西部的战略,使煤炭开采呈现逐渐西移的局面,煤炭的分布以及运输距离的变化,无疑都将增加物流运输的体量。

还有一点,过去,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往往把精力放在生产方面的现代化升级上,导致大宗商品物流现代化踏步不前,现在是需要补课的时候了,因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时段,煤炭物流还将占据主导地位,以发展为主线。

可以通过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提高组织运输效率和过程透明;以平台数据为基础推动行业创新驱动;通过建设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为大宗商品物流行业、企业级平台赋能。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必须打造供应链4.0——生态供应链模式,即以创造客户价值为核心,构建生产、商贸、物流、金融服务高效协同,资源共享,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互利共赢的生态体系。

煤炭产业链长,复杂度高,煤炭物流则贯穿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实现煤炭产品上游和下游之间的实体流动。煤炭价值链中从供应到最终的用户各环节中,最为复杂的就是物流环节,煤炭价值链的重构,要求煤炭物流进行革命性的格局重塑,资源需求和降本增效一直在相互博弈,二者的相互拉扯,一定程度上会促进行业进步。

多式联运等现代煤炭物流还需进一步发展

众所周知,多少年来,煤炭、焦炭、钢铁和矿石等“黑货”以铁路运输为主。煤炭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运三种运输方式;其中,铁路是我国煤炭运输的主要方式,占比为7:2:1。

铁路可实现长距离运输,其安全性和系统性较其他的运输方式要明显,作为大宗物流中的重要一员,煤炭的运输方式依次序优先选择水路、铁路和公路。

虽然铁路运输已是煤炭运输的主要形式,但还不够,还需公转铁,还需要多式联运。早在2018年,国务院就明确指出,运输结构调整的主战场是推进大宗货物的“公转铁”“公转水”,对煤炭来说,其效果立竿见影,2020年全国铁路煤炭运量达到28.1亿吨,铁路运输煤炭将占全国煤炭产量的75%。

煤炭运输距离比较长,公转铁的衔接存在种种困难,因此,公转铁,需要铁路对沿线煤源、煤种、流向、需求进行了深入调研考察,需要尽快解决煤炭储配基地建设滞后,枢纽吞吐能力不足,集疏运系统不匹配问题。

煤炭物流是先天具有多式联运属性的行业,多式联运是解决成本和效率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煤炭物流绕不开的门槛。未来综合交通网布局“将要以铁路为主干“,显然这无疑将进一步推动运输结构调整。以铁路运输为核心、多式联运为纽带,水运、陆运为两翼的煤炭物流体系将形成。

在实现提质增效的基础上,通过努力较快地改善煤炭物流业的结构,依托物流大通道和立体枢纽,可以加快形成国家多式联运网络架构,优化多式联运分层、分类节点布局、其实,公转铁,多式联运,本质是煤炭物流“质”的提升,在公转铁、多式联运的道路上,实现铁路运输向现代物流的转变。

数字化、智慧化赋能煤炭物流格局重塑

大宗商品是国民经济基石,大宗商品物流的智慧化,关系着国计民生,数智化是未来大宗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

煤炭智慧物流,是有着万亿市场规模的新蓝海,当前物流行业中的新风口,然而,煤炭智慧物流并不需要玩技术和商业概念,只有真正的产生实际应用价值,才算落地,当前,煤炭物流可称为智慧物流的蛮荒之地。

通过大数据重构物流服务全流程,实现供应链上下游连通,完善物流体系建设,在提升物流企业服务能力和质量的同时,推动大宗商品供应链向数字化发展,实现产业降本增效和转型升级。

煤炭运输距离远、范围大,为了使各方能够有效沟通,就要求货运企业必须结合互联网+,搭建物流信息平台。通过大数据去链接物流的各个节点,实现高效的数据交互、高效的物流资源调配、高效的服务响应和高效的资金票据流转。

实现煤炭物流信息共享,推动北斗导航、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在线调度管理、全自动物流配送、智能配货技术在煤炭物流领域的创新应用,是未来的课题,但现在必须入门。

11、9 项全国首创!天津海关累计推出 178 项创新制度措施支持自贸区建设

北方网  时间:2023-04-23

天津北方网讯:记者从天津海关了解到,天津自贸试验区挂牌 8 年来,天津海关累计推出创新制度措施 178 项,先后有 12 项措施向全国复制推广。其中," 融资租赁大型设备海关异地监管 " 等 9 项创新举措为全国首创。

融资租赁、保税维修、保税展示交易是我市重点发展的新兴业态,天津海关专门推出 " 维修改装 + 租赁 " 业务模式,可实现保税状态飞机异地维修、再租赁,截至目前已为 18 架飞机办理了该项业务,涉及货值 26.93 亿元。今年前 3 个月,天津保税维修业务进出口货值达 34.2 亿元,产品涵盖飞机、工程机械、集装箱、显卡等多个品类。同期,天津关区办理的特殊区域保税货物区外展示业务,合计价值达 2.09 亿元,同比增长 72.1%。

今年年初,天津港综合保税区通过验收,标志着我市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已全部升级为综合保税区。自贸试验区与综保区 " 双区叠加 ",政策优势得到进一步释放。据天津海关统计,今年前 3 个月实现进出口 626.9 亿元,同比增长 27.8%。(记者 马晓冬)

12、物流成本可节约近20% 苏沪两港联合发布内河集装箱运输新产品

苏州新闻网  时间:2023-04-22

苏报讯(记者 徐蕴海)“苏沪两港合力,物流成本可节约近20%。”记者从昨天在苏州举行的“苏州港内河集装箱运输系列产品发布会”上获悉,苏州港、上港集团长三角多式联运(上海)有限公司强强联手,推出“苏州ICT(内陆集装箱枢纽)2.0版”等产品,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助力提升苏州当地外贸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近年来,苏州港,特别是太仓港区在上港集团“同港化”方略的支持下,持续推出“沪太通”“太申快航”“上海港太仓分中心”等水运产品和服务模式,受到市场欢迎。2020年10月,上港集团ICT项目在苏州启动,2022年,该项目操作箱量突破12万标箱。

今年第一季度,苏州港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70亿吨、外贸货物吞吐量4647.99万吨、集装箱吞吐量211.93万标箱,分别同比增长1.99%、16.47%和2.11%,实现良好开局。其中,今年3月苏州内河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829标箱,同比增长37.57%,环比增长10.41%。

为了给苏州腹地企业提供高效便捷、成本更优的物流服务,苏沪两港在发布会上推出了“苏州ICT2.0版”产品。上港集团长三角公司市场运营总监倪应钦介绍,目前参与“苏州ICT2.0版”产品的苏州港口有苏州园区港、苏州苏高新港及苏州白洋湾港3家。在这一产品中,进入苏州港的货物等同进入上海港,即从水路经太仓港中转至洋山港,预计全程时间控制在3天以内,其中在太仓港中转时间预计可控制在24小时以内,相比公路集卡运至洋山港可节约运输成本近20%。

苏州内河水运平台也同时亮相,并推出了苏州内河码头至太仓港对接外贸干线、内贸干线的“陆改水”运输包干服务,苏州内河码头至太仓港外贸中转CCA的包干服务等3款内河集装箱运输产品。太仓港口管委会发展服务局局长王敏勇表示,通过苏沪两港资源叠加,可为企业提供更加精细化、多元化、全链条的服务,让“货走苏州港、省心又省钱”成为港航界和企业家的共识,让“苏货苏运”提供看得见的实惠。

“面向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新时期,双方拥有更为广阔的合作空间。”上港集团市场总监黄海东表示,上港集团将进一步加强与苏州港合作,例如,携手推动内河驳船的班轮化发展,实现物流端到端的全程可视化和全程零排放等,为苏州腹地企业提供长三角一体化最佳的物流路径实践。

会上发布了2023年度苏州内河港集装箱发展政策。苏沪两港签订了合作协议,苏州内河水运平台与太仓港集装箱码头、苏州内河码头签订了合作协议。来自苏州和上海、浙江等地的40余家码头、代理、航运、货主等相关企业参加了发布会。

“苏州ICT2.0版”产品

“苏州ICT2.0版”产品的特点是港、船、货分离。“港”是指上港集团长三角公司ICT业务平台,提前调拨空箱至苏州各内陆码头,码头负责有效管理在场空箱,操作集装箱的进出场;“船”是指由苏州内河水运平台及时调配船只,提供运力;“货”是指由上港集团长三角公司直接与大型货代、船公司、直客签约,提供全程多式联运的操作服务。

苏州内河水运平台

该平台为非盈利性机构,是由苏州政府行业管理部门主导,通过整合港航资源,为苏州内外贸集装箱货物搭建的一条高效率、低成本的水陆运输通道,并为货主、代理、船公司提供一个透明、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窗口。

该平台的优势有:密度大,平台以“穿梭巴士”形式运营,可大大提高内河公共驳船的班期和密度;价格低,通过政策扶持,平台所有舱位费将以最优惠的价格面向代理和货主;效率高,通过平台的统一协调,可以保障船舶优先靠泊及作业,进一步提升货物周转效率;服务优,通过对内河、沿江码头的系统对接,可实现对所有货物的全程跟踪,及时为客户处理异常情况。

13、江苏实施数字交通赋能专项行动

中国交通新闻网  时间:2023-04-20

近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印发《2023年江苏数字交通赋能专项行动方案》(简称《方案》),按照“1+2+1”数字交通发展框架,围绕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速客货运输数字化转型、强化政务服务效能等5个方面,大力实施20项58件具体任务,推动数字交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江苏交通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发布全国首个智慧公路、智慧航道建设技术指南,建成五峰山新一代高速公路、太仓港自动化码头等智慧交通示范工程,建成了全国第一个省级路网云控平台,建成并推广全国首个“北斗+内河船舶导航系统”。

根据《方案》,江苏交通将建设数字交通统一底座,进一步夯实数字交通建设基础,完成全厅112个信息系统应用情况评估;推进交通融合基础设施协同发展,全面提升数字化融合应用水平,建成京沪、沪宁智慧高速公路和433省道启东段、204国道南通段等数字公路,京杭运河外场感知设备实现全覆盖,累计建成4010公里电子航道图。

《方案》提出,江苏交通政务服务平台进一步优化,“两客一危”车辆、超限超载等重点领域安全管理取得新成效;壮大数字交通产业,形成以苏州工业园区、相城区、吴中区为核心的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自动驾驶先导示范区。

14、江苏:一流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

光明日报  时间:2023-04-17

春和景明,草长莺飞,江苏大地一派繁忙,全省各地喜讯连连。总投资10亿美元的博世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及自动驾驶研发制造基地在江苏苏州工业园区奠基;江苏无锡高新区太湖湾科创城一季度54个科技项目集中签约;江苏南通三条过江通道张靖皋长江大桥、崇启长江公铁大桥、海太长江隧道全面推进,施工现场如火如荼。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3月28日上午,江苏省召开机关作风建设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在会上说,增强发展信心活力,必须以务实作风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构筑江苏高质量发展持久强大的引力场。

走进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凤凰镇的江苏广大鑫盛精密智造有限公司精密零部件加工车间,只见一排排智能设备高效运行,切割完的齿轮在自动生产线上有序流转,不远处的热处理车间已完成主体封顶,工人们开足马力施工,忙着安装调试新设备。

“作为江苏省重大项目之一,广大鑫盛精密零部件智造项目总投资42亿元。我们对这个项目实行容缺预审服务,在企业拿地时,对容缺预审的各类许可证,一并换发领取,真正实现‘拿地即开工’。”凤凰镇党委书记王卫民说。

凤凰镇的发展实践是江苏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生动缩影。一网通办、并联审批等“放管服”改革落地生根,“交地即发证”“竣工即交付”等服务举措不断深入,政策红利加速释放,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唯有创新,才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江苏南京积极探索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依托高校院所,鼓励科技人员持股参与建设新型研发机构,运用市场化机制转化科技成果,已孵化3429家科技企业,实现营收158.86亿元。”南京市科技局副局长陈为生说。

产业集群的快速崛起成为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的强力引擎。江苏聚焦10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16个省重点集群建设,做好产业补链、延链、升链、建链,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

数字经济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增量。在“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苏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的工厂车间,记者看到生产线焕然一新,进料、加工、装配、运输、品控等各环节实现无人化作业。“通过‘智能制造伙伴计划’,产业链龙头企业带动更多中小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园区现在实现了10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质量全覆盖。”苏州工业园区经发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学军表示。

以营商环境之“优”,促市场主体之“活”。江苏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全省规上工业和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4.1%;3月底,江苏成为全国首个个体工商户在册总量破千万的省份。

新征程上,江苏全省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真抓实干、奋发进取,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见习记者李健 记者苏雁)

责任编辑:丁霞

15、无限好“风光”:江苏太仓零碳智慧物流园插上“绿色翅膀”

中国新闻网  时间:2023-04-22

中新网南京4月21日电(徐珊珊)在风大的海边、沙漠附近,经常能看见高大的风力发电机。然而颇为鲜见的是,发电机在城市里矗立,高耸入云,硕大的叶片迎风而动……这样的场景便出现在江苏太仓零碳智慧物流园里,园区聚焦“双碳”目标,“追风逐日”插上了“绿色翅膀”。

风电、光伏等绿电成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新引擎。近年来,太仓以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为核心,大力优化调整产业、能源等结构,全面强化环保、节能等技术应用,高标准推进零碳园区、零碳建筑、零碳社区建设,成功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将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对试点城市和园区给予支持。”太仓不仅是鱼米之乡,也是“德企之乡”。目前,太仓部分德企生产基地在积极布局绿电,推动节能降耗。

追风:园区实现可再生能源全覆盖

步入园区,最吸引目光的就是两座高耸入云的“大风车”。它们是由耐克集团与远景科技集团携手打造的单机容量3MW的风力发电机组。

“我们产生的碳排放中,有95%是来自整个供应链,包括原材料、生产制造、物流和运输的环节,所以推动供应链减排是重中之重。”耐克大中华区运营及物流副总裁常远说。

转动的叶片“吹”来了清洁能源,它到底有多大的能量?该风力发电机组提供约达1400万kWh的年发电量,每年减少约8000吨二氧化碳排放。

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风力发电机组发电量的70%将被自用,满足园区24小时运转,另外30%的余电用来“上网”,供其他企业用,实现100%可再生能源覆盖,“我们也希望未来有更多绿电方面的创新,能够使剩下的绿电应用到办公室。”

逐日:为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输能”

零碳智慧物流园的建设不仅仅有风力发电机,风电和光伏等产业协同发展,为企业“撬动”绿色高质量发展不断“输能”。?

在园区大楼的屋顶,光伏发电作为清洁、环保、可再生的新能源,目前已实现并网发电,助力企业节能降耗;在园区土壤深90米处,地热泵系统为办公楼冬季加热、夏季降温,通过餐厨废弃物沼气发电,实现园区100%零碳能源供给……

“国家现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技术迭代非常快。现在我们屋顶上的太阳能光伏板,便是几年前铺设的,希望未来不断有更新,让其发电效率更高、能耗更少。”常远说。

智慧:园区复杂能源体系装上“大脑”

没有忙碌的生产工人,“智能机器人”有条不紊地在“工作”……园区还打造了占地12000平方米、高44米的全自动无人立体仓库。该无人仓存储货仓位100万个,可容纳700万至1200万件货品。

在数字化全自动存取技术支持下,无人仓最高每小时可处理2万件订单。随着风力发电项目的启动,该无人仓还将为消费者带来100%绿电驱动的智能订单处理,实现“端到端”供应链上减少碳排放,满足消费者对于绿色环保的更高需求。

面对园区众多充电桩和电力负荷,如何进行高效管理?远景科技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孙捷说:“通过一张可视化大屏,就能对园区综合用能及绿电占比情况进行实时掌握。基于智能管理平台,可以对风电、光伏发电数据及充电桩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监测,为园区能源管理和资产运行效率提升及综合降本提供有效决策支持。”

思考:物流园区“碳”索之路在何方?

根据《第六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2022),全国物流园区总数达2553家,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约50.1%的运营园区至少使用了充电桩、加气站和太阳能光伏中的一种。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绿色物流分会副秘书长赵洁玉表示:“物流园区的主要能源活动为装卸搬运及仓储建设使用,特别是随着能耗强度相对较高的立体库和冷库需求的快速增长,物流园区急需落实降碳行动,加快零碳物流园区建设。”

如何推进零碳智慧园区的建设?业内专家指出,零碳智慧园区的实现,离不开节能、减排等多种手段的支撑。同时,需要通过产业低碳化发展、能源绿色化转型等,以在园区内部达到碳排放与吸收自我平衡。

赵洁玉认为,要从选址、设计、建设等方面充分考虑节能、环境保护等因素,此外通过提高设施设备能效水平、完善数字化运营和高效管理模式,提高物流园区能源利用率。(完)



分享到: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没有了
苏州工业园区智慧物流平台

分享到:

0512-62586751
Copyright © 2011-2023 苏州得尔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0750544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