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苏州工业园区智慧物流平台官方网站
登录 退出
苏州工业园区智慧物流平台
 
 
政务舆情链
分类

舆情周报

2022年第40周政策舆周报(20221003)
编辑:小编 时间:2022-10-03 浏览:

苏州工业园区智慧物流服务平台

http://sip-slp.cn/

2022年第40

政策舆情汇编


2022年10月3日

苏州得尔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总第 057



1、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支持外贸稳定发展有关情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2年9月27日(星期二)下午3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和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司长金海介绍支持外贸稳定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光明日报记者:

为促进外贸稳定发展,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多轮稳外贸政策,能否简要介绍一下海关在支持外贸稳定发展方面作出了哪些工作?谢谢。

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司长金海:

感谢你的提问。海关总署结合实际,认真落实海关促进外贸保稳提质10项措施、帮扶中小企业6项措施、助企纾困降成本7项措施,对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等对外开放高地,出台针对性的海关支持举措,在助企惠企、保市场主体,优化通关环境、保跨境物流畅通,加强分析研判、促“两链”安全稳定,做好政策宣传、提振外贸发展信心等方面,狠抓落实、持续发力。

特别是为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外贸的不利影响,海关在加大口岸通关现场人力和资源投入的同时,在符合条件的港口深入推进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出口货物“抵港直装”试点,支持扩大“离港确认”等模式试点范围,优化跨境快速通关监管措施,配合完善非接触式货物交接模式,做好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企业通关保障工作,全力保障口岸通关环节安全畅通,提高进出口货物便利化水平。目前,从长三角等区域海关业务看,货物进出口恢复明显,外贸稳定发展仍有一定基础。

新京报记者:

今年以来,受疫情及国际环境的影响,外贸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受到一定冲击。请问,海关在保外贸市场主体、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谢谢。

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司长金海:

感谢你的提问。今年以来,海关总署坚持助企惠企,加大已出台各项措施的宣传和落实力度,完善服务企业长效机制,推广现场“一站式”办理、12360热线高效服务、通关政策深度解读等经验做法,采取针对性措施为企业解难题。推进海关多元化税款担保改革,推广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担保,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和通关纳税成本。“一企一策”帮助“专精特新”企业、产业头部企业用好税收减免、保税物料流转等优惠措施。帮助企业用足用好RCEP等政策红利,落实自贸协定等进口税收优惠。

此外,全国海关还积极开展信用培育,支持更多企业成为海关高级认证企业。稳妥推进AEO国际互认,推动企业在境内外享受同等便利。扩大主动披露制度适用范围,为守法企业提供消除违法风险的容错机制。加强重点国家(地区)、重点行业领域技术性贸易措施跟踪研究,强化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维护国家和企业利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近几年跨境电商发展迅速,不少外贸企业借跨境电商发展的“东风”开拓国际市场,本轮政策进一步提出要发挥跨境电商等外贸创新平台作用。请问,下一步将如何继续推动跨境电商发展?谢谢。

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司长金海:

近年来,海关积极培育外贸发展新增长点,作为外贸新业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关持续加大对跨境电商相关政策措施的宣传和引导,帮助更多企业用好跨境电商进出口退货等便利化措施,推广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B2B出口监管模式,出台支持企业设立出口海外仓措施,不断提升跨境电商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促进新贸易业态健康规范持续发展。今年1—8月,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9710贸易方式)和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9810贸易方式)贸易增长迅速,下半年以来两类贸易方式增幅超过60%。

在重点商品进出口方面,海关立足职能职责,强化监管优化服务,在帮助、引导企业稳定和扩大出口的同时,合理扩大进口,提振有效需求。例如,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强劲,出口数量同比增长超过80%;一些绿色能源等商品出口也保持强劲势头。下一步,海关总署将继续加强对广大进出口企业的服务和引导,不断提升精准监管能力,支持企业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力促进我国外贸平稳健康发展。

https://new.qq.com/rain/a/20220927A06E0S00

2、商务部:“扩围、提质、增效” 推进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

  9月22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将从“扩围、提质、增效”三方面发力,推进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有效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机制性保障,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束珏婷介绍,入世20多年来,我国的自贸“朋友圈”不断扩大,自贸协定内容日益丰富,水平不断提升,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初步形成。截至目前,我国已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个自贸协定,自贸伙伴覆盖亚洲、大洋洲、拉丁美洲、欧洲和非洲。我国与自贸伙伴的贸易额占外贸总额35%左右。

  对于下一步的具体举措,束珏婷表示,一是进一步扩大范围。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进程,与协定成员国开展磋商,保持密切沟通;全面推进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谈判,力争尽早正式加入;继续推进与海合会、厄瓜多尔、尼加拉瓜、以色列、挪威及中日韩等自贸协定谈判和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等升级进程,与更多有意愿的贸易伙伴商签自贸协定,共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二是进一步提升水平。进一步提高货物贸易零关税比例,放宽服务贸易和投资市场准入,积极参与数字经济、环境保护等新规则议题谈判,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三是进一步增强实效。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为契机,加大对自贸协定的宣介、推广、培训,提升自贸协定综合利用率,让协定更好更快惠及企业和人民。

http://www.cinic.org.cn/xw/bwdt/1361208.html

3、商务部七方面部署 促进外贸稳定发展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细化落实全国稳外贸稳外资扩消费电视电话会议要求,促进外贸稳定发展,商务部近日在京召开全国外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从七方面部署重点工作,要求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按照“扩增量、防减量、强保障”的总体思路,扎实推进稳外贸重点工作。

  具体来看,会议要求扎实推进7方面重点工作:一是确保稳外贸政策尽快落地见效;二是支持外贸企业保生产保履约;三是畅通外贸企业抓订单渠道;四是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增长点;五是积极指导企业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自贸协定机遇;六是稳住外贸产业链供应链;七是积极扩大进口。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商务部与各地方各部门密切配合,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带动广大外贸主体迎难而上、攻坚克难,1-8月进出口稳步增长,我国外贸展现出较强的韧性。

http://www.cinic.org.cn/xw/bwdt/1357633.html

4、商务部、海关总署回应:下一步将如何继续推动跨境电商发展?

近几年跨境电商发展迅速,不少外贸企业借跨境电商发展的“东风”开拓国际市场,本轮政策进一步提出要发挥跨境电商等外贸创新平台作用,下一步将如何继续推动跨境电商发展?

9月2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支持外贸稳定发展有关情况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海关总署对上述问题给予了回应。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表示,数字经济、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疫情又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应用场景,各国消费者线上需求不断增长,而且需求强劲,也给跨境电商提供了增长机会。现在跨境电商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趋势。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1.62万亿人民币,增长25.7%。2021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1.92万亿人民币,增长18.6%,实现连续增长。2020年全球贸易是负增长的,而中国跨境电商2020年增长25.7%,去年又在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实现了18.6%增长,占到中国外贸比重的4.9%,今年前8个月,中国跨境电商仍然表现出了非常好的增长势头。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0077913

5、发改委:“双碳”工作开局良好 中国能够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9月22日,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在国家发改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绿色低碳转型绝非易事,必须立足客观实际、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实现“双碳”目标,是中国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宣示,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党中央的决心坚定不移,中国一定能够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他指出,“双碳”工作开局良好,各方面进展好于预期。国家发改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部署要求,切实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科学把握节奏,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落实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有关部署,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好“碳达峰十大行动”。

  二是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持续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供给消纳体系,着力夯实能源供应基础,有效保障能源安全。

  三是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大力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提升综合效能。

  四是加快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完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先进适用技术示范推广。强化“双碳”领域人才培养,加强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五是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研究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制度。持续完善财税、投资、金融、价格等方面政策,推进碳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http://www.cinic.org.cn/xw/bwdt/1360644.html

6、发改委权威解读:十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发展取得哪些成就?

  26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有关情况。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司司长郑剑介绍了十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发展取得的成就。

  设施网络化水平不断提高

  到2021年底,我国综合交通网总里程突破600万公里,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84.3万公里,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5481万公里,分别相当于10年前的1.3倍、1.7倍和3.7倍,水库总库容达到9035亿立方米,形成了超大规模网络,高铁、高速公路、电网、4G网络规模等长期稳居世界第一。

  服务质量能力持续提升

  网络覆盖广,高速铁路对百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率超过95%,高速公路对20万以上人口城市覆盖率超过98%,民用运输机场覆盖92%左右的地级市,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实现通硬化路、通宽带、直接通邮,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84%左右,4G、5G用户普及率达到87%左右。

  服务质量高,动车组旅客发送量占比达到73.6%,民航航班正常率较十年前提升了13.2个百分点,快递日处理接近3亿件,城市供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污水处理率等接近100%,具备条件的建制村百分之百通了客车,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

  保障能力强。我国铁路、公路等客货运输量、港口吞吐量、发电量长期稳居世界第一位,西电东送电力流接近3亿千瓦。南水北调工程东中线调水突破5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亿。2021年底移动电话用户数、互联网上网人数分别达到16.4亿和10.3亿,相当于10年前的1.7倍和2倍。

  创新驱动能力显著增强

  工程技术实力充分展现。基础设施工程建筑和技术创新水平不断进步。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特高压输电、三代核电、特大型水利工程、新一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实现跨越发展,离岸深水港、大型机场工程等建造技术迈入世界先进或领先行列。

  重大标志性工程不断涌现。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南水北调东中线等国家重大工程竣工投运,建成全球第一条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线路“京沪干线”,全球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的吉泉(昌吉-古泉)±11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顺利投产,中国天眼、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上海光源等实现世界领跑,彰显了民族精神和现代水平的大国工匠风范。

  融合协同发展加快推进

  基础设施协同发展取得新进展。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整体效率不断提升,枢纽换乘换装效率进一步提高,枢纽机场接入轨道交通比例达到71.4%,铁路线路深入码头前沿,铁水、铁海、公铁、空铁联运规模不断提高。交通与新能源发展有效融合,国家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高铁和机场枢纽光伏发电设施加快建设。

  传统与新型基础设施加速融合。京张高铁开启了中国智能铁路新时代,高速公路实现“一张网”运行,全国10余座自动化码头建成投运,数字航道基本覆盖长江、西江干线,234个机场实现了“无纸化”便捷出行。坚强智能电网加快建设。

  现代化治理体系加快构建

  基础设施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国铁企业完成了公司制改造,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公司成立,电力竞争性业务有序放开,电网企业更加聚焦主业。基础设施领域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加快建立。

  投融资机制创新取得积极进展。基础设施规划体系更加完善,规划实施坚持分层分类建设,财政投入不断加大,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充分发挥作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规范发展,资产资本化股权化证券化改革深入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取得突破、累计募集规模超过360亿元。

http://www.cinic.org.cn/xw/cjxw/1362023.html

7、发改委最新回应:国际局势会否影响中国调整“双碳”目标?

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欧洲部分国家重启煤电。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否会有调整?对此,在国家发展改革委22日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回应称,实现“双碳”目标,是中国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宣示,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党中央的决心坚定不移。

刘德春强调,两年来,我国“双碳”工作开局良好,各方面进展好于预期。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切实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科学把握节奏,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落实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有关部署,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好“碳达峰十大行动”。

二是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持续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供给消纳体系,着力夯实能源供应基础,有效保障能源安全。

三是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大力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提升综合效能。

四是加快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完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先进适用技术示范推广。强化“双碳”领域人才培养,加强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五是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研究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制度。持续完善财税、投资、金融、价格等方面政策,推进碳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http://www.cinic.org.cn/hy/yw/1360743.html

8、工信部将开展医药产业链强链补链行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周健14日表示,将开展医药产业链强链补链行动,聚焦薄弱环节,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协同攻关,持续提升关键核心竞争力。

  周健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的“推动消费品工业增品种 提品质 创品牌”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述的。

  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医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比重为4.1%,实现营业收入3.4万亿元,营业收入较2012年增长80.8%。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有医药工业相关企业4万余家。

  周健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与相关部门加强协作,加快推进医药领域创新成果产业化,同时,开展医药产业链强链补链行动,建设一批高标准原料药集中生产基地,深化产业国际合作,吸引全球医药创新要素向国内聚集。

http://www.cinic.org.cn/xw/bwdt/1356606.html

9、交通运输部:《智能冷藏集装箱终端设备技术指南》解读

  一、编制背景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精神,认真落实《交通运输部 国家铁路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 国家邮政局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加快推进冷链物流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冷藏集装箱港航服务提升行动的通知》等要求,交通运输部组织编制并发布了《智能冷藏集装箱终端设备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进一步规范智能冷藏集装箱终端设备技术要求,提高冷藏集装箱港航服务品质,推进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内容

  《指南》明确了编制背景、编制依据、功能、技术要求、测试方法、业务流程等。

  一是阐述了智能冷藏集装箱系统构成和11项系统功能要求,并重点从性能、数据内容、外观结构、安全、环境适应性、冷藏集装箱适配性6个方面,提出了智能冷藏集装箱物联网终端设备的具体要求。

  二是从外观检查、编码检验、功能与性能测试等方面,详细规定了对智能冷藏集装箱终端设备的测试方法和流程。

  三是介绍了基于智能冷藏集装箱终端的冷藏集装箱业务流程,阐述了智能冷藏集装箱在货物全程状态监控、冷机故障监测、货物运输安全监测、全程运输路径记录和异常路径监测等方面的优势。

  三、编制意义

  (一)《指南》规范了智能冷藏集装箱物联网终端设备的功能、性能、数据格式、安全认证等要求,为终端设备开发提供了技术指引,有利于统一智能冷藏集装箱物联网设备的技术标准和应用环境,加快物联网终端设备的普及推广。

  (二)《指南》针对冷藏集装箱运输节点多、链条长,对货物运输品质要求高等特点,为提升冷藏集装箱信息获取的完整性、及时性、便捷性提供了技术支撑,有利于推动冷藏集装箱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港航企业结合实际抓好《指南》落实,加快推进智能冷藏集装箱物联网终端设备的推广应用,加强冷藏集装箱全流程作业管理,进一步提高冷藏集装箱港航服务水平,推进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

http://www.cinic.org.cn/xw/zcdt/1361722.html

10、海关总署出台16项措施支持“南沙方案”落实

  近日,《海关总署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印发,提出16项具体措施,旨在全面落实《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要求,支持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若干措施》涵盖“促进大湾区要素便捷流动,增强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功能”“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助推重大战略性平台发展”“支持建设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加强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支持打造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四方面内容。

  其中,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要素便捷流动方面,《若干措施》明确支持南沙开展“跨境科研用物资正面清单”、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制度试点。对港澳科研机构因科研、测试、认证检查所需的产品和样品,凭市场监管部门出具的《免予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证明》加快验放。

  同时,支持探索在南沙公立医院开展跨境转诊合作;支持海关健康申报信息与广东省“粤康码”、香港“港康码”信息共享、结果互认、疫情联防。

  海关总署还将全力支持重大项目建设与产业发展。其中,重点支持跨境电商业务发展,支持南沙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业务;支持飞机保税租赁、全球保税维修、保税油供应国际航行船舶业务等多项“保税+”业务发展;支持开展平行进口汽车符合性整改等业务,支持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等产业发展,对汽车整车及核心零配件便捷通关。

  《若干措施》还提出支持南沙建设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其中,鼓励大型企业集团在南沙设立区域总部或功能总部,支持大型设备、消费品、汽车等“走出去”;支持南沙建立离岸贸易综合服务平台,试点开展离岸数据服务。

http://www.cinic.org.cn/xw/bwdt/1360394.html

11、“中欧班列-进博号”从德国汉堡发车

  装载着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品的“中欧班列-进博号”26日从德国北部城市汉堡发车。中国驻汉堡总领馆代表、汉堡市政府和汉堡港营销协会代表等到场欢送。

  据国际货运代理英铁瑞欧洲公司业务拓展经理亚历山大·托纳特介绍,该趟班列中有14个40英尺集装箱用于装载进博会展品,主要包括汽车配件、机械组件、浓缩清洗液、汽车摩擦材料等。从汉堡出发后,班列将途径波兰、白俄罗斯、俄罗斯,经中国满洲里口岸入境,驶往目的地上海。

  中国驻汉堡总领馆代表晋玮领事在致辞时表示,今年恰逢中德建交50周年,第二班“进博号”即将从汉堡奔赴上海,象征着上海和汉堡的友城情谊不断走深走实。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闭,中德合作永远在路上,希望双方携手奔向更加美好的下一个50年。

  汉堡市政府办公厅国际局代表罗伟哲对记者表示,“进博号”班列的发车再一次证明德中两国之间的商品货物往来是双向的,汉堡方面过去五年一直在积极参与进博会。

http://www.cinic.org.cn/xw/kx/1362660.html

12、物流源货物跟踪设备,助力疫苗及冷链医药品的安全交付

疫情之下,新冠疫苗作为抗击疫情的重要一环,其安全运输备受关注。如疫苗、药品、生物制品、诊断试剂等对运输温度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一旦温度失控将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如何遵循国家规范保证冷链医药品安全交付,如何实现整个物流的安全管控,成为摆在医药品企业和承运公司面前的难题。

2020年物流源在实现物流全程货物可视化跟踪管控的基础上,创新升级,推出了针对冷链货物的跟踪产品,通过绑定疫苗、药品、生物制品、诊断试剂及冷链相关产品运输,实现物流全程可视化、可控化、可追溯,运输管控效果完全符合国家关于《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及GSP的规范,轻松帮助企业实现冷链医药品的运输温度监测和安全交付。

全程跟踪,自动监测温度变化

物流源的货物跟踪设备——电子回单(冷链产品),绑定医药品订单运输,智能定位及自动温度监测技术,实时记录医药品运输的起运时间、运输轨迹、温度、到达及签收时间。医药品企业、承运公司及收货方,可随时通过微信小程序查询实时在途信息及运输温度,实现全程的可视化温度监控。

实时温度失控预警,保证医药品品质

电子回单的智能预警及数字化技术的支撑,一旦检测到医药品运输中出现温度失控、异常停留、交通拥堵等异常事件时,将第一时间触发预警信号,提醒各主体运输异常,及时做出干预,确保运输安全。

全程温度曲线,交付更安心

扫码签收时,将显示医药品运输中完整的实时温度曲线,医药品企业、承运公司、收货人都可通过物流源平台随时查询,以非常直观的方式,查看整个运输过程的温度是否合规,交付更安心。

历史温度可查,固化永久保存

全程实时的温度记录也将按照企业的要求,固化到签收后生成的数字化回单证书中,永久保存,历史温度查询方便,清晰界定货损责任。

全场景监控,精准溯源

基于物流全场景下医药品的实时温度、轨迹等运输数据的采集和大数据技术的支撑,满足从起运到签收途中各个环节的医药品追溯,一旦发生异常,可根据追溯信息精准查找源头和流向,快速实现全链条的医药品溯源。

打通信息流,实现全链条运输监控

全链条打通,链接企业上下游也是我国医药运输的一大难点。由于对存储、运输环境严格,医药品从生产到交付,如何实现全程可追溯及相互环节之间的打通很重要。

现阶段,无论医药品企业对药品安全交付的需求还是承运企业的冷链业务拓展的需要,都将促使医药及冷链物流领域的市场格局发生改变,拥有高效、合规的冷链运输温控管理技术和服务的企业势必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物流源也将继续深化冷链物流管控技术的研究,帮助企业打造“合规、安全、高效、便捷”的医药物流服务,实现医药品的安全交付。

http://www.chinawuliu.com.cn/zixun/202209/27/589062.shtml

13、苏州海关前8月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14亿元

记者日前从苏州海关获悉,前8月苏州海关累计签发RCEP自贸协定项下原产地证书5614份,签证金额约14亿元。

苏州海关驻相城办事处副主任钱春栋介绍,当前纺织服装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企业如果能够合理充分利用RCEP的优惠政策,对于降低纺织品服装行业关税成本,激发纺织品服装产业发展潜力,优化区域内低端生产和上游设计布局有积极意义。苏州海关驻相城办事处通过“线上+线下”、现场办事窗口辅导、扫码查询解答等点面结合方式对辖区纺织服装企业广泛开展RCEP关税减让、原产地规则等政策宣传;结合企业实际需要,整理“掌上政策服务包”,有针对性地送给出口企业,帮助企业对RCEP政策听明白、享红利。

“海关的优惠政策宣讲很及时,也很有收获!RCEP 生效后,我们可以优先选择RCEP成员区域内的进口丝绸面料和饰件进行累积,更容易获取原产资格,提升采购灵活性,增强产品在东盟市场的竞争力。”于果说,将灵活用好RCEP的区域累积规则,优化产业布局,发挥比较优势,持续做大做强市场规模。1-8月申领了54份RCEP原产地证书,获得关税优惠15万元。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4938050817175704&wfr=spider&for=pc

14、【江苏】港口多项指标位列全国第一 江河海畅连 港产城共融

近日,由中央网信办传播局指导,江苏省委网信办、省交通运输厅组织开展的“港口雄开万里流”江苏站采访活动启动。近20家中央网络媒体的记者们走进南京港、太仓港、连云港港,感受江苏港口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智能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新成效。

作为全国为数不多兼有江港、海港和河港的省份,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大力推动港航深度融合发展,促进港口大省向港口强省转变。截至去年年底,江苏拥有港口生产性泊位5909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529个,港口综合年通过能力达23.8亿吨。港口货物通过能力、万吨级以上泊位数等多项指标位列全国第一。

江海通达多式联运链全球

近年来,南京港枢纽港地位逐渐显现。南京港兼具海港和江港双重功能,以龙潭港区为核心,加密日韩近洋航线、外贸内支线和内贸直达、中转航线,开辟至越南海防、胡志明等地的东南亚航线,开通宁镇扬、宁太等区域“穿梭巴士”,重点打造近洋航线始发港和内贸直达航线核心港。目前,南京港航线密度达到每周200余班,外贸内支线密度为长江第一,内贸干线与支线衔接服务效率为长江第一。

视线转向太仓港。得益于位处长江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处的区位优势,太仓港深度融入长三角港口一体化,助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全力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北翼。目前,太仓港开辟运营集装箱班轮航线217条,形成了“内河喂给、长江集并、沿海内贸、近洋直达、远洋中转”5张航线网络。

连云港港现已发展形成连云港区、徐圩港区、赣榆港区、灌河港区“一港四区”格局,重点发挥“铁公水”“海河江”多式联运优势。目前,连云港港有集装箱航线70余条、杂货班轮航线20余条、中韩客货班轮航线2条,国际班列直达中亚地区主要站点,并延伸形成至土耳其、德国中欧两条通道。

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基地是中哈两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首个实体平台,拥有集装箱堆场22万平方米、1763个集装箱位、铁路专用线3.8公里。今年1至8月,该场站累计到发中欧班列492列、4万标箱,同比增加31.74%。

http://www.chinawuliu.com.cn/zixun/202209/16/588244.shtml

15、【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协同打造服务黄河流域经济“端到端”全程物流新模式

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充分发挥沿黄流域门户功能,积极完善多式联运物流通道,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打造内外兼顾、陆海联动、东西互济、多向并进的黄河流域“端到端”一体化物流开放协作发展新模式。

一是建立沿黄流域多层次协同机制,强化海港和内陆港联动合作。建立沿黄流域“11+1”关际一体协同机制,加强区域关际合作,逐步完善郑州、西安等地内陆港布局,将港口服务功能延伸到内陆,协同内陆腹地打造黄河流域对外开放新高地。

二是协同建立一体化信息平台,打造智慧物流模式。聚合铁路、码头等各方物流信息,以数字转型、智能升级打通供应链全流程,建立“陆海通”信息平台,实现“一个平台、一个窗口、一个标准、一网通办”。

三是协同打造全程化物流模式,提升联运时效。利用港口的集装箱和车队资源,将进出口企业的矿石、粮食等大宗散杂货改为集装箱运输,实现“散改集”、“重去重回”,全面提升物流标准化、集约化水平。

四是协同构建“港口+船公司”“一单到底”服务机制,推动资源聚合。开通内陆港,引入船公司在内陆港设置“还箱点”,打造内陆港“提箱、用箱、还箱”的口岸功能,从根本上解决内陆进出口企业“调箱难、用箱贵、效率低”的难题,打造“陆海通”多式联运“一单制”全程提单,为进出口、内外贸企业提供“端到端”全程物流综合服务。

http://www.chinawuliu.com.cn/zixun/202209/29/589307.shtml



分享到:
苏州工业园区智慧物流平台

分享到:

0512-62586751
Copyright © 2011-2023 苏州得尔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07505443号-3